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人胚胎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用于早期Stargardt病1期临床实验

人胚胎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用于早期Stargardt病1期临床实验: 随访5年的结果

2021  08  05

本周,细胞增殖与分化领域的国际著名期刊Cell Proliferation(影响因子 6.831) 在线发表了李世迎、刘勇、王磊、王柳、阴正勤等教授合作完成的长文论著,在国际上率先报道了早期Stargardt病进行hESC-RPE细胞移植的1期临床实验长期随访结果。

摘要:
本临床试验目的:
评估人胚胎干细胞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ESC-RPE)移植在早期Stargardt病视网膜黄斑变性的长期有效性和生物安全性等方面的性能。

材料和方法学:
本次临床实验,7位早期Stargardt病患者入组参与了这项前瞻性临床实验研究,每位患者行单眼视网膜下注射剂量为1 × 105的hESC-RPE干细胞作为实验组,另外一只眼作为对照组。后续这些患者接受了为期60个月(5年)的眼部和全身检查随访。

临床试验结果:
除2例患者在术后有短暂的眼压升高外,其余患者均无全身和局部的不良反应。功能性评估结果表明7只手术眼在细胞移植术后均有瞬时或维持1-4个月的视力增强,在最后一次随访中,7只眼睛中有2只视觉功能低于基线,然而,其中一名患者的移植眼视力与对侧眼的变化相比较更加稳定。所有移植眼术后RPE层均可观察到明显的小高反射信号,该信号一直持续到最后一次随访。特别的是,入选眼根据眼底自发荧光可分为三类,不同类别展示的术后形态和功能有所不同。
结论:
该1期临床试验证明,hESC-RPE细胞注入早期Stargardt患者视网膜下间隙是安全的、耐受性良好。如何根据多模态影像和功能评估,选择合适的受试者,值得进一步研究。


原文图7:根据自发荧光和视网膜电图分类的三类早期Stargardt患者,行hESC-RPE细胞移植(红圈)后的形态学和黄斑功能检查,可见固视点均向移植区域移动(红色箭头)。



全文开放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cpr.13100

本临床试验在国际临床试验网站注册(clinicaltrials.gov):NCT02749734.

李世迎、刘勇、王磊本文共同第一作者,王柳、阴正勤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本实验使用的hESC-RPE干细胞培养的Q-CTS-hESC-2细胞株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提供,经由中国药物与生物研究所认证产品认证。

第一作者介绍:李世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博士后、英国伦敦Moorfields眼科医院访问学者;原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厦门大学附属(直属)翔安医院眼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厦门大学眼科研究所客座副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视觉生理学组组长,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影像学组常务委员,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ISCEV)理事。《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眼科》杂志编委,德国眼科学会会刊《Graefe’s Archive for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和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会刊《Documenta Ophthalmologica》 编委。主要从事视网膜变性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特别是干细胞治疗和视觉电生理的应用。

厦门大学附属翔安医院门诊二楼 眼科,电话:0592-2889610,地址: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翔安东路2000号,邮编361102

注:信息来源于公开发布的网站。
微信 xsfh550597973   QQ 550597973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