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重见光明!湘雅医院全球首创“IMIE智能视觉植入器”手术获成功

10月15日是第37届“国际盲人节”,三位失明多年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在湘雅医院接受“IMIE智能视觉植入器”手术后2个月重见光明,这代表湘雅医院全球首创的“256通道柔性电极视网膜上植入式电刺激器”临床科学研究取得重大成果。该临床研究项目获得了湖南省科技厅2019年创新创业投资专项资助。



“绕过”病变视网膜光感受器,电刺激产生仿生视觉

“如果把人的眼球比作一台相机,晶状体是镜头,视网膜就像是底片。视网膜将获得的信息转换成生物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导到大脑皮层形成视觉。”该项目负责人湘雅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许惠卓教授表示,一旦视网膜受损,人眼就无法接收光线信息,从而无法产生视觉信号。
“IMIE智能视觉植入器”则是直接“绕过”受损的视网膜光感受器,通过外部视频装置和眼内植入体产生电刺激,从而形成仿生视觉。






患者佩戴装有摄像头的特制眼镜,摄像头捕捉的图像信息通过视频处理装置进行数据转换后,无线传输给患者眼内的植入体。然后通过电刺激脉冲诱导视网膜黄斑区域的可用视觉神经细胞产生电生理反应,经视神经传输至大脑视觉皮层,使患者产生视觉感知。






该技术是世界首创“256通道柔性电极视网膜上植入式电刺激器”,基于研发团队20余年的研发经验具有电极数目多、分辨率高、可制造性高等优点,为盲人重见光明提供了高科技技术手段。
许惠卓教授介绍,这可以理解为一个图像由256个点组成,相对于由60个点组成来说,更为清晰和精细。
该技术临床上的成功应用,将为严重至深度视网膜色素变性、严重老年性黄斑变性等视网膜仍保留部分神经细胞功能的致盲疾病患者带来光明。


手术精准植入,盲人失明多年重见光明

“真的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看见!”当术后摘下眼前的纱布,患者刘女士激动万分。由于视网膜色素变性疾病,刘女士10年前就开始视力逐渐下降,3年前已经完全失去视力,只对闪光灯打出来的强光才有一点反应。
8月6日,由许惠卓教授主刀,为刘女士植入了世界首例“256通道柔性电极视网膜上植入式电刺激器”。许教授介绍,“如果把眼球比作鸡蛋,那么视网膜就可以比作蛋壳和蛋清之间的薄膜。我们需要用一个直径250微米的‘钉子’将电极阵列固定在视网膜上,需要凭借经验来目测最佳位置,而且只有1次固定的机会。”




记者了解到,经过2个多月的专业视觉康复训练后,刘女士等三位患者的各项测试数据超预期,目前已能室内行走、识别数字、家用生活物品分类等,预计通过半年严格的视觉康复训练后,有望基本实现生活自理。
许惠卓教授表示,“IMIE智能视觉植入器”产生的仿生视觉与人体本身的视觉并不相同,因此术后的视力恢复程度,与使用者理解能力、配合意愿度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后天失明、康复训练中配合意识强,自觉性高的患者,康复情况会更好一些。一般需要约6个月左右的恢复期,使用者有望实现基本的生活自理。(通讯员 王洁 摄影 汪泉佺)
微信 xsfh550597973   QQ 550597973
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一个终日忍耐突得喘息的瞬间!一个人人失望静默而乍现希望的心灵悸动!
此消息是湖南日报报道过的。谢谢大哥的分享。
人生贵在有追求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