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惟视国人SCI红毯秀】阴正勤教授团队: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崭露新机

编者按:
视网膜变性疾病是眼底病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期,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阴正勤教授团队针对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开展了一系列基础及临床转化研究。他们将人胚胎来源的视网膜祖细胞RPC( retinal progenitor cell)移植到晚期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 RP)患者眼内,证明了该方案的长期安全性和可行性。同时,他们与中科院动物所周琪院士合作,将人胚胎干细胞来源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derived 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ESC-RPE)移植到湿性老年黄斑变性(wet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wAMD)的患者中,发现细胞能长期存活,且形成新的RPE层。相关研究结果分别发表于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 和 Cell discovery上。
Part 1  RPC治疗RP

在临床前研究中,将纯化的RPC移植到RCS大鼠的视网膜中,没有发现肿瘤形成或免疫排斥反应,并观察到中度视力恢复和视网膜外核层厚度维持不变。基于这些结果,进行了I期临床试验,以确立RPC治疗R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共纳入8例患者随访24个月。研究发现,细胞精准地移植到病变部位(图A),在移植后的3-6月,手术眼视力获得一定程度改善(图B)。


图A:移植区域手术前后的视网膜形态学特征(OCT成像)。 a术前:局部光感受器萎缩;b术后第7天:位于退化的光感受器层和RPE层之间的大量移植细胞(白色箭头);c术后1个月移植细胞层厚度明显减小(白色箭头),但仍然存在。


图B  RPC移植后BCVA(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最佳矫正视力)情况。 与术前相比,手术眼的平均BCVA在术后第2,3和6个月时明显改善(P = 0.029,0.013和0.019;n = 8)。

Part 2  hESC-RPE治疗wAMD

本研究通过体外诱导,将hESC细胞诱导为功能性RPE细胞,在经过严格的生物安全性和动物有效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I期临床试验。研究中纳入3名诊断明确的wAMD患者,手术中剥除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后,将 hESC-RPE细胞的悬浮液注入黄斑区视网膜下。随访12月,观察ESC-RPE治疗wAMD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在此期间,研究者未观察到移植相关的不良反应,同时SD-OCT下观察到原病灶区域出现新的RPE样细胞层(图C)。电生理检查表明视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图D)。图片中展示的该例患者术前视力手动,术后2月-6月视力达到0.15,术后3月行硅油取出手术,术后9月行白内障手术,术后12月视力维持在0.05.


图C  1例脉络膜新生血管剥除+hESC-RPE细胞移植后患者的形态学变化(眼底彩照、OCT、3D-OCT)。 a:术前CNV病灶、出血;b:术后1月,CNV完全切除,Bruch膜完整。白色箭头所示中反射带为移植细胞簇;c:术后6月,白色箭头所示为移植区域高反射的RPE样细胞层,该层类似于移植区域外的正常RPE(白色星号);D:术后12月,移植区仍然存在高反射的RPE样细胞层(白色箭头);e:移植细胞分布图


图D  1例患者的FFA和电生理变化。a:FFA(左侧)&ICGA(右侧)显示视网膜和脉络膜血管的变化。术前表现为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早期阶段)和荧光渗漏,术后1年,没有出现新的血管生长和荧光渗漏;b:mfERG在移植前(基线)和移植后(4月,12月)波动。 c:分析中心六边形(环1)的振幅变化,主要反映黄斑视功能。 d:移植后不同时间点的FVEP波形;e: FVEP诱导的P2幅值变化趋势。

总结

阴正勤教授团队的研究首次证实了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进行干细胞治疗后视力修复的长期安全性和可行性,率先将ESC-RPE细胞悬液移植到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内,初步证实其安全有效,在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变性类疾病的发展中迈出了新的一步。

专家介绍


阴正勤教授,研究论文的通信作者,国家973首席科学家,军队技术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西南眼科分院院长,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客座教授。原中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原中医学会眼科分会电生理学组组长,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常务委员、亚洲细胞治疗学会委员等。研究方向:视网膜变性疾病临床与基础研究,儿童眼病和眼底病的诊治。主持国家97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大国际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等20余项。


刘勇副教授,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是两项研究的临床移植手术负责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委员。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哈佛医学院Schepens眼科研究所访问学者。研究方向: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干细胞移植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SCI论文11篇。
微信 xsfh550597973   QQ 550597973
感谢楼主的精彩分享!!
目前只是证实了安全性和有效性,遗憾的是维持的效果有点短!期待阴教授团队早日克服这一难题
好消息,谢谢飞狐兄弟的分享!
虽然一次次经历失望,但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