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大地回春,万物复苏,RP和谐之音频道立春之夜欢乐的渺渺余音犹在耳畔,继成功举办了迎春网络联欢晚会后,三月十七日晚八点,中国视网膜病变者委员会再次借助YY语音平台举行了专家网络讲座,打响了2012年CCRP每季专家网络讲座的第一炮。
当晚主讲的是福建的胡建民、施文建两位在学术上享有盛名的视光学专家,他们就广大视网膜病变者关注的“如何利用RP患者残余视力”从不同的方面分别发表了演讲。
讲座前一个多月,RP等视网膜病变患者已经在QQ群和论坛上“奔走相告”。当晚,还没到开场的时间就已经有六十多人进入了RP和谐之音频道,我也惟恐开场网络堵塞,早早就进入了“会议大厅”静待讲座开始。据不完全统计,当晚有超过一百位视网膜病变者朋友以及他们的家属慕名前来聆听专家的演讲,创造了RP和谐之音上线人数的新纪录。
讲座八点正准时开始,首先由施文建大夫开讲。施大夫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主治医师,硕士,从事眼科及视觉科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多年。他先就RP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手段以及科研进展作了简述。接着就RP患者的康复措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内容涉及助视器具、照明设计、心理调适等多个方面。
施大夫说:“由于RP的治疗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手段,因此维持视力的稳定,对残余视力的康复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这也是提高患者的工作、生活、学习的有效且必要的措施。”施大夫对屈光不正的矫正,佩戴眼镜要注意的事项、配备充足照明,合理放置光源、防止眩光进入眼睛,增强对比敏感度等逐一进行了介绍。施大夫举了一个浅明的例子,用白色的杯子装咖啡,就很容易看到,说明了增强对比度的好处。“在视力无法提高的情况下,视觉功能是可以提高的,越是视力下降越是要训练,尽可能地利用仅存的有效视功能。”;“在心理方面,伴随着视力的下降,患者的活动能力和范围会越来越小,要谨防孤独和忧郁症的产生,多参与病友间的交流互动。”
接下来主讲的是胡建民教授。胡大夫是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华眼科学会眼视光学组委员,CCRP顾问委员,中国残联及多个省市低视力康复顾问,美国视力康复委员会专家库成员。
胡大夫专精于低视力者的康复研究,他就RP患者的残余视力训练,包括确定暗点和偏心注视,日常活动的适应,工作和社区康复等方面的训练作了讲解。
他说:“当黄斑中心视力受损后,大脑会在视网膜的另外一个区域产生一个兴奋点,用以替代受损的视网膜组织,因此找到暗点和兴奋点并加以训练,寻找让眼睛尽量看清楚的眼位和体位,通过这样的手段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康复科研成果。”这真是一个好消息,让我对自己眼睛的未来有了新的认识角度。“积极地面对,尽快地适应以达到功能的提高,这与维持视力的稳定同样重要。”
胡大夫着重讲述了如何看东西,也就是提高功能性视力的训练方法。原来看东西有这样几个训练步骤:注视,追踪,辨认,搜寻,记忆。随着视野越来越小,对看东西的搜寻、追踪、定位就更加重要,尤其是外出行走的定向训练能提高RP患者融入社会的能力。胡大夫还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对符合条件的、有残余视力的低视力残疾人发放助视器,通过使用的学习,我们就能在助视器的帮助下远观风景,近读春秋了。
这方方面面都打动着我的心,听起来倍感真切、诚恳,相信也引起了患者朋友们的关注和重视。
最后,在场的朋友们提出了很多共同关切的问题,专家都耐心地一一作了解答。
翘首以盼吧,朋友,请您务必保养好您的残余视力,利用好您的残余视功能,再过十年,二十年,五十年……我们一定要亲眼看看我们的儿女长大***、成家立业的模样;一定要亲手伺候养育了我们的双亲;一定要呵护陪伴了我们共同走过人生风风雨雨的爱人;一定要看看这美好的世界。坚持吧!努力吧!
20120320
来源网址:http://www.retina.org.cn/ViewInfo.asp?id=434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