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输液的危害=自杀(第二部分)

对不起大家,第一部分发了两次,不知如何删除。

     (三)输液过多往往伴随着抗生素的大量滥用,导致人体菌群失调,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力降低以及细菌抗药性的增加.这些都将在我们的身体内产生严重的恶果!
     (四)如果消毒不严、操作不规范,因液体污染引起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为此每年全国都有不少人付出生命!
      (五)常见的一些小病如伤风`感冒`上感等多是病毒感染, 注意休息保暖营养5-10天就能自愈的病,根本与输液无关,也非抗生素静注就能治疗的,用吊瓶静注药物是拿健康生命开玩笑.

对策
    但是现在,很多人无知, 无论什么病,也不管病情如何,纷纷要求输液。特别是换季之时,感冒发烧的患者大幅增加,各大医院输液室也人满为患.  而实际上,大部分患者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烧,其实根本用不着输液,吃些药多休息休息就会自愈。与口服药物相比,以为输液的过敏反应几率更高,更易产生耐药性。无论小感冒还是其他什么病,人们误以为输液打吊瓶好得快,但却有可能成为一种“输液病”。得了感冒等去医院,一天一般只输一次,本来应一天分三次或四次摄入的药量一次性输入了体内,输完后血药浓度要达到一个高峰,但过一段时间浓度就会降低,这样就造成血药浓度不稳定,以后就可能诱发细菌产生耐药性。还有就是过敏反应。相对而言,口服药要经过肠道吸收,将身体不需要的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经胃肠肝过滤掉,之后才能进入血液循环内,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就会降低血药浓度,进而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而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过敏反应是致命的。输液***微粒过大,长期积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响肺脏功能。相对于口服药而言,频繁地输液可能还会对身体的一些生命器官如心脑肺肾造成影响。任何液体***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国家有标准但实际难保证都合格。
    据北京妇产医院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丁辉介绍,国家《药典》中规定的液体***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不能超过10毫微米。但是有调查却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很多输液***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都超过了这一规定,有的甚至达到50毫微米以上。
    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是不超过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输液***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武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纪小龙指出,***进入血液后,全身所有的静脉血都要回流到一个屏障器官,即肺脏,它能起到过滤器的作用,所以只要是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卡在肺里。这些颗粒无法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这样就会造成肺部的氧气交换不够,人会呼吸困难。颗粒堵在血管里无法被清除出去并被纤维组织包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团块。输液时如果经常输不合格的***,肺里就会积聚很多这样的团块。
丁辉认为,我们平时输的液体一般是每瓶250毫升或500毫升,输液次数过多,就会在我们的体内留下数千个那样的团块,致使肺形成纤维化,呼吸能力就会下降,同时也影响全身的氧的供应。定期输液预防心脑血管病效果不确实,一些中老年人定期到医院输活血化淤、扩张血管的中西药物,以预防血栓、冠心病或栓塞发生。但是这样做实得其反?
    北医一院心内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夫认为,这样做没有科学依 据。而且心脑血管病的致病因素很多,特别是和人的生活饮食习惯关系很密切,单纯地依靠输液并不能解决问题。
    建议:尽量避免用药,能口服的就不打针,能打针的就不输液。能吃保健品的就不要吃药。
因液体污染引起过敏反应、输液反应等,为此每年全国都有不少人付出生命为代价是个天文数字!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