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新生代技术令小鼠重见光明

本帖最后由 chinatiger 于 2014-2-20 13:05 编辑

时间:2014年2月20日
来源:生物通
生物通报道:科学家们在视杆和视锥受损的失明小鼠中,利用一种可见光激活的小分子,给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赋予了感光能力。文章于二月十九日发表在Cell旗下的neuron杂志上。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Richard Kramer和同事,使用一种被称为DENAQ的小分子,令失明小鼠恢复了视力。这种小分子可以在光学刺激下改变构象,成为一种光敏开关(photoswitch)。
在健康小鼠中,视觉是特定感光细胞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结果。这些细胞(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负责感知光线,并将视觉信息传递给RGC,随后由RGC与大脑进行通讯。视杆和视锥退化会导致失明(例如视网膜色素变性等),世界上数以百万计的人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然而人们发现,即使视杆和视锥死亡,RGC通常还保持着功能。因此,研究人员希望能够使这些细胞具有感光能力。
研究人员利用三月龄到六月龄的健康小鼠、以及视杆和视锥退化的突变小鼠,测试了DENAQ的能力。他们将这上述小鼠的视网膜暴露在光线下,并通过电极芯片记录RGC的神经活性。研究显示,在DENAQ处理后,突变小鼠的RGC表现出很强的感光能力。
研究显示,DENAQ 介导了HCN 离子通道(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的光学激活,DENAQ的存在使这些通道能够同时响应电压和光强的改变。
此前,研究人员也曾测试过另一种可作为光敏开关的化合物——AAQ。但AAQ需要紫外光激活(长期照射有害)而且半衰期很短(约3.5小时),并不适合用于人体。DENAQ的优势在于可由450 nm到500 nm的可见光激活,半衰期长达两天。研究人员将接受DENAQ注射的小鼠与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在三十天内没有发现任何毒性。
“这一技术开辟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新领域”,未参与这项研究的加州大学眼科教授Steven Schwartz评论道。
绝大多数旨在逆转感光细胞退化的干预手段,都是侵入性的而且并不可逆,例如进行视网膜移植或者引入来自干细胞的感光细胞。“化学光敏开关显然实用性更强,而且有证据表明移植后的视网膜也会继续退化,”Utah大学的Bryan Jones指出。
不过,Jones认为视网膜中的改变可能通过未知途径影响其他视觉通路。他指出,一些未直接参与视觉感知的RGC可能肩负着其他功能,例如平衡感和昼夜节律等。

尽管DENAQ进入人体试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过研究者们仍然相信,这一技术将为眼科领域带来一场革命。“下一步,我们将深入研究这种分子的毒性,”Kramer说。生物通
太好了,再过几十年我们就可以治疗了。。吧??
把希望放在2014年!!!
又是小鼠,不知道我们是该庆幸还是悲哀..................
       (微信号:smile1314918)
      结晶样RP交流QQ群:244942488   
      (深圳)RP乐园 QQ群:326447185
现在看到这些消息已经没感觉了
10年前就看到过的好消息,要治疗,再等10年吧
你们知道这些幸福的小鼠是怎么死的吗?活生生被科学家们折磨死了
心碎了谁赔.找爸妈赔呀,质量不合格,眼睛不好使,找爷爷奶奶赔呀,质量又不过关555
看来  治疗还是遥遥无期   电子眼 快发展吧
有好消息总比没有好
有好消息总比没有好
研究人呙,你们加油吧,
天上星星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