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从iPSC获得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薄膜-RIKEN发育生物学中心的新进展

本帖最后由 sunchenglong 于 2014-1-27 09:13 编辑

年龄相关的黄斑变性(AMD )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其部分原因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 )的与年龄相关的损伤。

部分研究人员相信,自体来源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是一个潜在的能产生移植用RPE的重要来源。日本神户理化研究所(RIKEN)发育生物学中心的Masayo Takahashi教授等人,制造出了iPSCl源性的视网膜色素上皮( hiPSC - RPE )细胞薄膜,这些薄膜从质量、数量、一致性和安全性上都针对临床使用做了优化。细胞薄膜中的单层细胞无任何人工支架,表达典型的RPE标志物,形成紧密连接,表现出的生长因子的两极化分泌,并显示出类似于天然RPE的吞噬能力和基因表达模式。

灵长类动物模型实验表明,上述iPSC-RPE细胞薄膜移植后没有显示免疫排斥反应,没有形成肿瘤。这些结果表明,自体hiPSC-RPE细胞薄膜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AMD的组织替代疗法。
原文在这里:http://www.cell.com/stem-cell-reports/abstract/S2213-6711(13)00175-6

AMD是全世界第三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影响着约2千万65岁以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中干性AMD患者占绝大多数,目前医学上只有缓解方法,没有根治手段。人们对干细胞疗法寄予厚望。中国、美国、日本、欧洲都有科学家们在研究采用干细胞再生失去功能的RPE细胞。最近有好几篇研究论文发表出来。
http://www.stemcell8.cn/thread-75964-1-1.html
谢谢楼主分享。
不过这是和黄斑变性有关的消息吧?
这个消息似乎更接近我们的梦想。但愿今年赶快推广应用吧。
坚持终归否极泰来.坚信高科技一定会带我走出困境.走向我梦想的远方...........
这个更接近黄斑变性的治疗,看来黄斑变性的治疗应该在RP之前了
国外大多数开展实验研究都是黄斑变性.而中国都是研究RP的多
是吗,那好啊,以后还是在国内治疗实际一点。不过,希望国家有关机构特别是卫生部的审批、支持和相关资金支持也要跟上,这样多方合力进展才会快。
但是我很为国内的研究担心捉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