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高能短波蓝光:现代人视力的第一杀手

众所周知, 紫外光对眼睛细胞有强烈的破坏性。长期暴露于紫外光的眼睛容易引发早发白内障, 对视网膜色素上皮造成直接损害及加快老年性黄斑变性一一等。因此, 使用防紫外太阳镜以达到保护眼睛的概念已被消费者所广泛接受。那么可见光是否对眼睛就没有破坏性了呢答案是否!
近年来, 人们通过长期研究发现短波可见光, 即紫光和蓝光对眼底视网膜也有相当程度的破坏作用,特别是对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患者来说, 紫光和蓝光均会进一步加快病情恶化
。在西方眼科界,人们通常把这种可见光波长中的高能量波段一对视网膜的损坏现象称为“ 蓝光伤害现象”。以下就蓝光如何损害眼睛以及防护措施作一简单介绍。
医学研究报告表明:可见光中的紫光和蓝光对视网膜的破坏作用最大。波长在500一800之间的可见光对视网膜基本上没有破坏作用, 而从500至400之间的紫光和蓝光随波长的减少,
光子能量增加, 对视网膜的损害程度迅速上升。当时, 人们对蓝光如何对视网膜损坏的机理不够了解。因此, 也没有得到眼科界的重视。近两三年来科学家们才开始认识到视网膜细胞含有一种异常的视黄醛叫A2E,A2E有两个吸收峰,一个在紫外区的335NM,另一个在蓝光区的435NM。A2E对视网膜色素上皮在没有光照黑暗的条件下具有毒性。在光照条件下A2E其毒性大大地增加。蓝光对视网膜的损害作用是一个连锁反应:第一步是由于在紫外区和蓝光区均有吸收峰, 所以不论是紫外光或是蓝光均能激发A2E使其释放出自由基离子。
后者增大了它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的损坏作用从而引起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萎缩, 再引起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光敏感细胞的功能是接受人射光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后者再通过视觉
神经传递给大脑后成像。光敏感细胞的死亡将会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完全丧失。
尽管人们对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的完整机理还只有初步了解, 但科学家们目前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的发展速度非常慢, 需要长达10多年之久。在它的早期阶
段, 视网膜色素上皮开始萎缩,从而引起在它上层的光敏感细胞的死亡, 最终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由此科学家们推断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跟A2E有关。很可能是由于A2E在
紫外光或者蓝光的诱导下进人激发状态同时释放出自由基破坏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组织使其逐渐萎缩。光敏感细胞无法在萎缩的视网膜上长期生存而开始死亡, 最终导致视力下降
或完全丧失。此外, 实验还表明, 具有过滤蓝光能力的化合物如黄体素和玉米黄质能起到保护视网膜的作用。这个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蓝光有可能引发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并
起到了进一步的破坏知加速作用。因此, 减少或避免蓝光、特别是强烈蓝光对眼睛的正面照射将会起到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以上叙述了蓝光是如何通过A2E对眼睛视网膜起到破坏作用从而加速了视网膜黄斑变性的病态恶化。下面将对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以及如何防护措施作一简单介绍。
西方人口调查显示在60岁以上的所有人口中,有20%的人患有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疾病。到2025年, 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患者总人口将为目前的一倍。如上所述, 老年性视网膜
黄斑变性的特征是光敏感细胞破坏死亡从而导致视力下降或完全丧失。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分两种干燥型,
和湿型。90%的患者属于干燥型, 只有10%属于湿型。至今为止, 医药界还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停止干燥型的继续恶化, 更谈不上治愈。好在干燥型患者的恶化进展缓慢, 不致于在短
期内视力完全丧失。对湿型从以年开始才由瑞士的诺华制药推出光化治疗方法上市。该方法只能够缓慢湿型患者的继续恶化过程, 但不能治愈。而且价格昂贵, 需要多次治疗, 每
次均需上万元人民币的费用。因此, 预防佩带功能性防护眼镜来保护眼睛仍然是最好的防治手段。
对已经患有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的消费者来说, 在晴天室外活动时, 必须佩戴具有过滤紫外光和蓝光功能的防护眼镜。目前市场上绝大数太阳防护眼镜均能有效地过滤紫外光。由于蓝光对视网膜的破坏作用只是在近几年内在国外才开始引起重视, 目前中国市场上还未有专门过滤蓝光及其它有害光多用途多功能防护眼镜。
此外, 如果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患者的视力已经开始下降, 可以利用特别制造的放大镜助视器帮助日常生活和阅读书报工作。还有, 如果老年消费者同时患有白内障, 需要进行
摘除手术。在摘除手术后, 最好使用具有过滤紫外和蓝光的人工晶体。
对眼科和视光科专业人士来说, 他们应该担负起眼睛保健科普教育的重任, 使青少年消费者对紫外光、蓝光损害效应有充分认识, 使他们意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某些
光环境中、例如人们处在雪地环境, 即使在阴天, 由于该环境对380-470NM范围的光量子反射效率高, 使环境中紫光与蓝光的分量比普通环境高。在晴天, 人们在视物时, 眼睛会有
刺痛感, 不得不眯起眼睛, 强制缩小瞳孔, 以减少上述光波的辐射刺激。还有水平面如湖上也能使大量的蓝光反射。因此, 佩戴使用对紫光和蓝光有过滤功能的眼镜片将对健康眼
睛起到保健作用, 而对有眼疾如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者, 能起到医疗防护作用。
总而言之,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可见光中的紫光和蓝光对视网膜均有相当程度的损害作用。科学家们已清楚地认识到蓝光损害作用的机理。在西方国家, 防护眼睛以免受到强烈紫光
和强烈蓝光的直接照射已经得到眼科界专家的重视, 并且处于领先地位的跨国眼科公司刚刚开始推出相应新产品引导消费者使其蓝光损害效应减低到最小程度。对老年消费者、特
别是对患有老年性视网膜黄斑变性的消费者来说在室外活动时必须佩戴具有过滤紫外光同时也能过滤紫光和蓝光的太阳防护眼镜。对中青年消费者来说在室外晴天的环境中、特别
是在雪地或水面或其它能反射光线的环境中, 佩戴具有过滤紫外光, 紫光, 和蓝光的太阳防护眼镜一方面能够使眼睛省力不至于疲倦, 另一方面也同样起到保健防护作用。
什么样的眼镜可以过滤蓝光?去哪里买?
论坛下面就有遮光眼镜的链接
转自百度百科--
■简介——遮光眼镜  
遮光眼镜是指能够有效去除500nm(纳米)以下波长的对眼睛产生最大危害的蓝光、紫外线等短波光线,同时又可提高其他可见光线透过率、确保高度视觉质量的眼镜。佩戴遮光眼镜,视觉上使景物看起来更加清晰、明亮自然;功能上达到削减眩光¬(怕光的主要因素)的目的、保护视网膜免受光损伤。目前,在医学上遮光眼镜作为眼科医疗用辅助工具而使用。
■原理
蓝光易形成晃眼的眩光,导致视物不清晰、怕光。遮光镜片可有效阻隔500nm以下波长的蓝光及紫外线等有害光线,逐渐增强波长500nm以上可见光线的透过率。遮光眼镜通过镜片对此选择性光线控制技术的应用,功能上达到削减眩光¬(怕光的主要因素)的目的、保护视网膜免受光损伤,同时不会使视觉整体变暗、确保高质量的视觉效果。(注:视觉效果会因人而异)
注意:
如何检验遮光眼镜的佩戴效果?您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确认。
1、        看东西时白茫茫、模糊一片的视觉效果是否有所改善?
2、        看物体或者文字时,是否感觉清晰了?
3、        由于强光刺眼而产生的流泪症状是否有所缓解?
4、        明暗转换时,将着戴的遮光眼镜摘除后,眼睛的暗适应能力是否较不戴遮光眼镜的情况下有所提高?
■与普通的太阳镜有什么不同呢?
普通的太阳镜只能滤过紫外线,并且在全范围内削减光亮,而遮光眼镜除了能100%滤过紫外线外,更重要的是有效削减晃眼原因以及对视网膜造成伤害的的蓝光,与通常的太阳镜比不晃眼,而且能确保明亮自然的视觉感受。
■使用遮光眼镜片时
通常状态
通常进入眼睛的光线,由水晶体在某种程度上去除了短波长的光线,缓和了晃眼。
无水晶体的眼睛
白内障等摘除了水晶体时,浅蓝色光线就会直接进入眼睛,使人觉得晃眼。
使用遮光眼镜片
使用遮光眼镜片后,能去除进入眼睛的短波长光线,抑制晃眼。
■对什么样的人有效?
患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患者们会感到晃眼,遮光眼镜就是为了缓和这种晃眼而制作出来的。现在,不仅仅是视网膜色素变性症患者,这种商品已经成为所有感到晃眼的顾客们都可以使用的商品了。
目前国内市场上唯一一款通过国家指定光学检测机构验证的遮光眼镜是睿特保专业医疗用遮光眼镜,是专门用于过滤蓝光及其它有害光的专业医疗用遮光眼镜。
■睿特保遮光眼镜的适用范围
遮光眼镜适合所有因光产生困扰的人群使用。
由于遮光眼镜在视觉和功能上对眼睛的保护作用,目前,在医学中作为眼科医疗用辅助工具而使用。
视网膜色素变性、白内障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白化病、先天性虹膜缺损等眼疾病患者需要佩戴遮光眼镜。
遮光眼镜可以解决以上患者的“怕光”症状以及达到不影响视觉质量,保证清晰、自然的视觉效果。并且通过阻隔紫外线、蓝光等有害光线的射入以缓解疾病的进一步恶化,可对眼疾病的治疗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白内障术后、准分子术后及其他眼疾病术后人群也需要佩戴遮光眼镜以帮助术后恢复及保护眼睛免受蓝光和紫外线的伤害。
眼术后群体较普通人群感光敏感且对蓝光等有毒光线对眼睛伤害的抵御能力下降。有研究表明,对于白内障术后患者来说,由于去掉了自身晶体这个生物屏障,蓝光对视网膜的伤害更为严重,白内障术后发生黄斑变性的比率会增加三倍。在日本和欧美的一些国家,已将遮光眼镜作为白内障术后的指定医疗辅助用具,其费用可纳入医疗保险范畴。
其他感光敏感群体及普通人群需要阻隔晃眼的眩光和保护眼睛时可首选遮光眼镜。
比如,经常驾驶的司机朋友,爱好钓鱼、滑雪、高尔夫球等户外运动的人群建议选用遮光眼镜,而不是太阳镜。与太阳镜相比,遮光眼镜不仅可以100%阻隔紫外线,还能够有效的阻挡蓝光射入眼底,保护视网膜不受损害的同时更加准确的把握路况及周围环境。日常佩戴中,遮光眼镜还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对预防眼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遮光眼镜适合更多的场合使用。
经过欧美及日本等众多专家研究发现,蓝光不仅存在于太阳光中,还大量存在于家庭的荧光灯、LED光线、电脑显示器、数码电子产品显示屏、手机、电视甚至汽车车灯、霓虹灯中。并且这些来自现代的人工光源与太阳光的频谱不同,蓝光对身心的伤害程度更为突出。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低、反应力、记忆力和协调能力明显下降等症状均与蓝光有关系。

现代人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照明光线、电脑、数码产品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了工作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您在使用电脑工作、娱乐时、使用手机浏览网页、阅读小说时、观看电视节目时,蓝光都在损伤您的眼睛,遮光眼镜可以起到阻隔蓝光保护眼睛的作用。
更值得关注的是青少年的晶状体非常清澈,因此蓝光对青少年的眼睛造成的伤害更为严重。有半数以上的学生由于热衷电脑游戏而长时间注视屏幕引发眼睛过度疲劳、肩酸背痛、头痛等症状,甚至导致近视。所以此类人群是遮光眼镜最为关注的部分。
我也看了,但是1,我不知道黄色镜片眼睛是否舒服,我喜欢灰色或者紫色。以前看过,说这个病用紫色的眼镜好。2,价格真的好贵。3,不了解真实的病人使用效果,感觉都是在广告
英国Blueside Photonics公司光电顾问Neil R Haigh博士依据最新颁布的国际安全标准IEC 62471: 2006,提出了高亮LED安全性分析的初步测试结果,并重点阐述了最新一代高亮LED可能引起的蓝光视网膜危害的程度评估情况,以及如何为这些危害的估计及如何分类。
  此外,Neil R Haigh博士提出了相关的测量注意事项,目标是确立一种更容易在世界范围内被SSL/LED成分研发者及检测实验室所接受的方法
  辐射危害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空气、水、噪声”外的人类所面临的第四大环境安全问题.光辐射是辐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紫外线辐射和蓝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尤其显著.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芯片的辐射亮度大幅度提高,光束越来越窄,再加上LED紫外和蓝光波段芯片的广泛应用,使得LED光辐射危害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LED光辐射危害主要体现在眼睛的近紫外辐射损伤、视网膜蓝光的光化学损伤和辐射的热损伤等方面.LED通过眼的屈光介质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而使视网膜上的能量密度较角膜上入射能量密度提高,LED光谱色系少,所以在眼底的色差小,致使极低的LED照射即可引起眼角膜或视网膜的损伤.高亮度LED的广泛应用,其潜在的光生物辐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特别是氮化镓蓝光LED以及涂粉荧光粉的白光LED,蓝光辐射对人眼视网膜潜在的损伤已成为LED产品进入市场致命缺陷!
    低碳市场的LED节能灯来说, 它虽具有节能、寿命长等优点,但因其为蓝光源,一旦蓝光超过一定计量标准,就会对人体尤其是眼睛造成损害。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对LED灯、显示屏蓝光量还没有相应的标准,“这方面国内还是个空白,要靠实施严格的计量标准,控制LED蓝光量。”
---惊人发现:蓝光能够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打扰睡眠,提高自身重大疾病的发生率!

影响人体生物钟的激素中有一种激素称作褪黑素,它是由大脑中的松果体分泌,人体在1.3勒克斯蓝光的照射下,褪黑素的分泌会中止,这个照射强度相当于一支蜡烛在1米以外照射到人体的强度,而我们常用的节能灯、iPad和电脑、手机等发出的蓝光的强度已经接近于中午阳光中蓝光的强度,并且离眼睛非常近,这时蓝光对视网膜的伤害及对褪黑素分泌的影响已远远超出了1.3勒克斯蓝光的照射强度。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如果你临睡前使用ipad、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它们发出的光线足以刺激大脑,使得大脑处于清醒状态,影响你的生物钟规律。出现入睡需要时间过长,睡眠过程中多次醒来等失眠症状。

长时间的睡眠质量下降,意味着各器官各系统都容易出现功能障碍。研究发现,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低的人免疫功能、反应力、记忆力和协调能力明显下降,罹患糖尿病、心脏病、癌症、肥胖、消化不良、便秘、抑郁症等疾病的危险则有上升。
爱迪生创造电灯这一伟大发明时,肯定无法预料,130多年后会被专家指责“灯光是一种毒品”。“入夜则寐”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理节律,但现代社会中,有些却被都市的灯火通明所打乱。光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但过强、过滥、变化无常的光,对人体造成的干扰甚至是伤害之大,让很多人都没想到。

  2/3的人生活在光污染中

  陈霖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开灯的一瞬间,眼被刺得生疼。白天上班,她害怕在阳光灿烂的天气里开车,“气派的玻璃墙太多了,突然而至的阳光反射让我受不了。”晚上下班,四周灯火通明,她却感到担心:“整个城市都透亮透亮的,路灯、花花绿绿的招牌……各种颜色、形状、材质的灯交织成一张网,让我不得不下意识集中精力,小心翼翼地行驶。要倒霉碰上一个开大灯的,强烈的白光甚至让我脑子瞬间一片空白。”

  陈霖的遭遇几乎涵盖了每个都市人的常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污染与健康研究室副教授聂静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当光辐射增至一定量时,就会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这就是“光污染”。在家里,雪白的墙面、过于光亮的釉面墙砖、磨光的大理石、白亮的日光灯、墙上装饰的明晃晃的镜面、闪烁的电视屏幕,甚至翻阅杂志时反光的铜版纸,都是被忽视的光污染;办公室里的电脑屏幕、夜班时通宵不灭的灯光,酒吧里旋转的黑光灯、荧光灯、彩光灯也是光污染;白天大街上熠熠闪光的大楼玻璃幕墙,夜晚如彩虹般闪烁的霓虹灯、商场招牌、灯光广告,以及它们所营造的人工白昼,都是光污染。

  2001年,美国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约有2/3的人生活在光污染中。而且,人为光造成的污染逐年增加,德国每年增长6%,意大利和日本每年增长10%和12%。全球1/10的司机表示,烈日下行驶时会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让他们瞬间看不清方向。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内分泌学家拉塞尔•雷特博士甚至说:“灯光是一种毒品。滥用灯光,就是危害健康。”

  “光”影响睡眠、视力和性发育

  当你被玻璃幕墙反射的光刺得睁不开眼时,你还可以本能地抬手遮眼或逃避光芒,但有些光污染及其危害,或许你毫无意识。近年来,因光污染引发的纠纷逐年增多,它对健康的影响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导致白内障。据调查研究表明,2岁前夜晚开灯睡觉的孩子,近视率约为55%;而熄灯睡觉的孩子,近视率仅10%左右。光污染导致的恶劣视觉环境被认为是近视高发的重要因素。更有研究表明,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北京协和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李莹告诉记者,若长时间处于强光或彩光环境,眼睛晶体功能将受影响,损伤后就可能导致白内障。因此,遇到强光时一定要避免肉眼直视。

  心烦、焦虑、无法睡眠。家住上海市中心南京西路的李女士被附近高楼大厦通宵闪烁的霓虹灯搅得不得不找睡眠专家。“开始是睡不沉,接着是无法入睡,后来甚至一到晚上就害怕、心烦、焦虑。”睡眠专家、上海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施明表示,人睡觉时眼睛虽是闭着的,但亮光依然会穿过眼皮,影响睡眠。据他临床统计,约有5%—6%的失眠因噪音、光线等环境因素引起,其中光线约占10%。“一旦失眠,人体得不到充分休息,又将引发更深层面的健康问题。”

  影响激素分泌,甚至导致儿童性早熟。拉塞尔•雷特博士发现,夜间照在视网膜上的灯光,会减少褪黑激素生成,而这种激素正是调节昼夜节律的重要物质。光掠夺了黑夜,打乱激素分泌节律,可能导致正常周期失衡。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教授伍学焱表示,如果儿童受到过多的光线照射,褪黑激素的分泌将减少,从而导致性早熟或生殖器过度发育。其他激素的分泌也有生理节律,如雄激素早上七八点时达到最高点,灯光会对此产生影响。光污染还会影响人的心情,这又会间接影响激素分泌。

  让人变得抑郁。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兰迪•纳尔逊教授1月21日在美国神经科科学年会上表示:夜间过多接触光线可能导致抑郁。聂静也表示,光污染会导致头昏心烦、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对于夜间工作或长期有夜生活的人来说,受光污染的伤害更大。2001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学报》刊登的研究显示:女性上夜班时间越长,患乳腺癌的几率越大。聂静也告诉记者,长期受歌舞厅中彩光照射,其紫外线会诱发流鼻血、牙齿脱落、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彩色光源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让人出现恶心、呕吐、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性欲低下等症状。

  尽量少在墙上装镜子

  对于玻璃幕墙等大型室外光污染来说,也许我们自身无力改变,但由装修不当导致的室内光污染,以及局部视环境污染,如书本纸张、电脑、电视等,我们就可以主动出击。专家建议,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消除光污染的危害。

  室内灯光很讲究。应尽量避免五颜六色的旋转彩灯。从颜色上讲,客厅、书房、厨房中,起主要照明作用的大灯最好选择冷色调,也就是可以发出白光的灯;而卧室、卫生间、阳台宜采用发黄光的暖色光源。局部照明时,应用遮光性好的台灯,以阻挡这类光源所含的较多红外线辐射。尽量少在墙上装镜子、玻璃等饰品。不管办公室还是家里,尽量用白炽灯而不是日光灯。后者的紫外线和蓝光会对皮肤及视网膜造成伤害。

  装修宜用亚光砖。办公室和家中的地面,如果用抛光砖,光反射系数会升至90%,造成光污染,如用亚光砖则不会。如果已经使用了抛光砖,就不要用度数过大的灯直射地面,应尽量开小灯。家中书房和儿童房,应尽量用地板代替瓷砖。不管是居室还是办公场所,墙面涂料最好以米黄、浅蓝等浅色为主,过于刺眼的白色反光强烈,最好不用。

  选用遮光效果好的窗帘。这可以帮助你在“人工白昼”中营造一个黑暗的环境。施明建议选用颜色较深、双层的厚窗帘。此外,李莹还提醒大家,一定不要长时间直视强光,阳光强烈时必须戴上遮光眼镜。平时也应注意用眼卫生,看电视或用电脑每隔45分钟休息一下,避免在过强或太暗的视环境中阅读,还可以在室内放一些绿色植物。

  “政府也应合理规划夜间照明的区域、时间和色彩,尽量避免在生活区附近实施亮化工程。城市夜景照明要合理选择光源、灯具和布灯方案,尽量使用光束发散较小的灯具,并在灯具上采取加遮光罩或隔片的措施,严格限制光污染的产生,千万别让不夜城夺走了我们的健康。”聂静最后表示。
眼科权威学术期刊《眼科学报》最近刊登的一项最新研究指出,年轻时在骄阳下长期暴晒的人,年老时容易发生 可能导致失明的眼病。不过,戴遮光镜或帽子遮阳,可以降低伤害程度。与年轻有关的眼病“视网膜黄斑部病变”是美国老年人失明的主要病因。科学家认为,患者患视网膜黄斑部病变可能与易患病的基因体质有关,外在环境因素如阳光则是引发病因的导火线。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警告说,随着人口老龄化,因视网膜黄斑部病变而失明或视力受损的人口还会急剧增加。
据眼科专家介绍,视网膜由眼球后部的一层精密的感光细胞构成,当视网膜上出现异常血管和不透明沉淀时,病人就开始失明。据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的桑德拉•托马妮在《眼科学报》上发表的研究,他们对在1988年至1990年间首度接受检验的实验对象进行了跟踪研究。这些人的年龄层约在43至86岁之间,其中有3684人后来接受持续五年的跟踪检验,另有2764人接受了十年的跟踪检验。结果显示,那些承认在青春期、30岁左右及在加入实验前,每天暴露在阳光下超过5小时的跟踪对象,在十年内出现视网膜黄斑部病变早期症状的风险,是每天仅暴露在阳光下少于2小时的人的2倍还多。
不过,每天暴露在阳光下最多时间的人,如果有一半暴露时间戴上帽子或遮光镜,则可减少一半患视网膜黄斑部病变的风险。视网膜黄斑部病变目前并无有效疗法,医生大多建议服用锌及抗氧化物如维生素C、E。另有研究指出,防紫外线和蓝光的遮光镜可降低患视网膜黄斑部病变的风险。
愛美的人都知道,不只曬太陽會變黑,躲在家裡待在日光燈下曬太久也會變黑,因為日光燈中有不弱的紫外光(UV)。我們的眼睛同樣也怕UV,許多眼部病變,如白內障、眼皮腫瘤、翳狀贅片、光角膜炎以及老人黃斑部退化等,都和UV有關。
選擇鏡片 也要避開藍色
日光燈除發出UV光外,還有大量藍光,藍光也是傷害眼睛的燈源之一。視網膜細胞中主要對光敏感的化合物有視紫質(rhodopsin)、紫質(opsin) 與黑色素顆粒體(melanosomes)等,它們吸收藍光的能力遠超過紅光。
藍光會激起這些視網膜細胞內化合物活動量,加速脂褐質(lipofuscin)、脂質(lipid)等化合物積聚於視網膜色素層中,有如雜質沉積於底片上,模糊視力。同時增加釋出有害自由基,傷害視覺細胞,加速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所以建議不要在含有大量UV或藍光的燈源下長期閱讀;即使配戴太陽眼鏡、近視眼鏡或是隱形眼鏡,也以不選擇藍色鏡片為佳。

深綠色、深黃色的蔬菜如菠菜、花椰菜等均富含有葉黃素,可減少陽光傷害。
近來大力提倡白光發光二極體(LED)照明, LED產生白光的方式有二,一是由藍光LED中部份藍光經由螢光粉轉為黃光再與剩餘藍光合成白光,另一則是使用UV經由紅、綠、藍螢光粉轉為白光。兩種方式都含有大量的藍光或是UV光,製造廠商及使用者都須注意。
電腦螢幕 不宜長期使用
除燈具外,一般生活中接觸到藍光的部分有電玩、手機、個人電腦、液晶電視。這些用品中的螢幕都使用類似日光燈或LED當作背光源,都不宜長時間使用。
如何視力保健?視網膜中的黃斑部之所以為黃色,是因為組織內有含氧類胡蘿蔔素,尤其是葉黃素與玉米黃質素,這些類胡蘿蔔素都是抗氧化劑。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這些類胡蘿蔔素,需藉由飲食補充,所以平時可多補充葉黃素及玉米黃質素保護眼睛。
深綠色、深黃色的蔬菜如菠菜、花椰菜等均富含有葉黃素,這些抗氧化劑在體內組成了防線,也有效過濾藍色的光線,減少光傷害,長期需曝曬在陽光下的人可以多吃。
其實,躲開UV及藍光是重要且直接的方法,建議早上10時到下午2時陽光最強的時間,減少戶外活動,避免長時間使用含UV及藍光的燈源。
別讓嬰幼兒 直視燈源
新生兒出生後,因視力還未發展完全,對發亮物體特別好奇,總喜歡盯著日光燈看,大人要格外小心預防。建議別讓嬰幼兒直視燈源。
50年前教室及家庭燈源多半是採用鎢絲燈泡,無UV及藍光,而今日都採用非常明亮的日光燈,在照度充分的情況下,學童近視如此之多,其原因如視力活動空間縮小,看電視時間增加,燈源光譜的改變,在新生兒時期視力的損壞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省電燈泡,日光燈,LED燈,電腦液晶螢幕的背光源,皆含有UV光以及藍光,也應儘量避免讓孩童直視,***也是如此;也應至避免在日光強烈的環境下活動,或是配戴抗UV的太陽眼鏡。
眼睛是人類的靈魂之窗,需要你我從小保養與呵護。近代科技日新月異,生活中的燈源種類也一日千里。了解各種燈源的特性,以及對視力的影響,都是打倒「惡視力」應有認知。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