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北京协和医院睢瑞芳教授有关基因治疗综述答患者问(2017年11月)

随着美国FDA将正式批准RPE65基因治疗药物上市,将标志着基因疗法时代的来临,基因技术将逐渐展露出了治疗遗传病的无限潜力。这将是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将会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治疗理念。这项基因技术的突破使我们中国患者也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近期众多RP患者向北京协和医院提出了一些有关基因研究和治疗方面的问题,睢瑞芳教授在百忙之中为患者进行了答疑解惑。

1. 针对RPE65所致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的基因治疗很快就会在美国上市了,中国患者怎么样可以得到治疗。
    预计2018年初,美国FDA将正式批准RPE65基因治疗药物上市,也就是说,这将是眼科疾病的第一个基因药物。这是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我们的患者怎么样才能得到治疗呢。
    首先,要肯定所患的视网膜变性(包括Leber先天黑矇及视网膜色素变性),是和RPE65基因的2个致病变异相关。这通过基因检测就可以知道。
    第二,对于国外上市的药物,中国患者得到治疗的途径有2个:一是自费到国外治疗;二是在国内得到进入临床试验的机会。
在国外批准的药物,要进入国内使用,需要做验证的临床实验。目前国家对罕见病的治疗,有新的政策,能够更有利用加快新药的进口和使用。无论是自费治疗还是希望被纳入,都要有相关的临床检查结果,用于了解患者的病情,判断治疗的改善情况。所以,患者需要定期随诊。
北京协和医院和美国Spark药物公司已于1年多之前开始了交流合作。RPE65基因药物上市后,即使在美国,也不是所有的眼科中心都有资格做治疗,首批仅有5个有可以。北京协和医院睢瑞芳团队和这几家机构都有合作。我们和美国合作的眼科中心以及Spark公司,将进一步讨论,希望对计划去治疗的患者,给予特殊的优惠价格。
对大多数患者来说,被纳入临床实验,是最理想的选择,因为治疗相关费用不需要本人支付。临床试验是非常严格的临床研究,只有国家食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才有资格开展临床试验。大家可以从CFDA官网查到这些机构的名称。北京协和医院是我国最早的临床试验中心,成立于1995年,很多个国外进口眼科药物的临床试验,都是在我们这里完成的。

2.北京协和医院是否准备做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
    一个病从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到能够有效治疗,期间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究,了解发病机制,制作动物模型,动物治疗实验。只有小动物治疗实验证明治疗安全有效,并且大动物实验显示安全,才能够向CFDA申请开展临床试验。北京协和医院睢瑞芳团队及国内及国外的合作者,目前进行多个动物实验研究,预期在不久开展临床试验。

3  我是一个结晶样视网膜变性患者,听说基因治疗都区分纯合突变或者杂合突变,请问是否有这个说法?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是我国最多见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由CYP4V2基因的一对异常改变所致。如果这两个基因改变是一样的,就叫纯合突变;如果两个基因改变不一样,就叫杂合突变。这两类突变最终都是是这个基因没有正常的蛋白表达。北京协和医院睢瑞芳课题组,拥有我国数百例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的数据,确鉴定出70多种不同的基因型,明确了我国患者的CYP4V2基因突变谱。
基因疗法可以分成基因表达治疗合基因编辑治疗。基因表达治疗,是目前比较成熟的治疗隐性遗传视网膜变性,采用携带了正常基因的病毒载体,进行视网膜下注射治疗,只要是这个基因的就适用,不用区分基因型,比如RPE65基因治疗。近几年,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遗传病治疗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对于比较大的基因矫正,比如CEP290。目前基因编辑效率最高的工具是CRISPR/Cas9。 基因编辑是定点矫正基因,通常是选择几种高发的基因突变类型,但不一定必须是纯合突变。
我们团队和合作团队,目前上述两种基因治疗方案都在研究中,期待不久的将来完成临床前实验,早日进入临床。

4.我是一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我在其他医院做的基因检测,但是检测不出致病基因,如果我到协和医院做基因检测的是否可以检测出结果?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组表现相似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病的总和,目前已经明确的相关基因近200个,总体来说60%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致病基因是可以确定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入,这个比例会逐渐增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基因检测结果的确定呢?第一,临床诊断。每个人做基因检测,都会发现几十个罕见的变异,基因检测机构的分析人员,通常要依据临床诊断,来判断挑选致病基因变异,如果诊断错误,那么给出的基因检测结果不准确的可能性就比较大。第二,检测方法。目前基因检测普遍采用的是靶向外显子捕获联同二代测序,将可能相关的致病基因做为一组,一起检测。不同的机构,设计的着个组不同,采用的捕获方法及测序不平台同,对基因的检出率也会有比较大的差异。有些致病基因变异,不位于外显子或者邻近区域,或者是大片段的改变,这种依赖测序的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出这些变异,需要用其他方法。第三,内部数据库。由于基因变异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种族人群,变异不同。要得到可靠的基因检测结果,不仅需要和公共的数据库比较,还需要比较机构自己积累的正常人及患者的数据库比较。
我们团队是我国最早开始眼遗传病基因研究的团队之一,最早将二代测序技术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基因研究,并且我们数据库各种病例是丰富,诊断精准。对于有些类型的视网膜变性,我们了解致病基因变异特征,会针对性加用创新技术,比如内含子检测,长PCR,MLPA,QPCR等,我们的检测率达到国际领先。对于可能是新基因所导致的视网膜变性,我们将纳入研究,做全基因组检测。欢迎没有检测出基因的患者来进一步诊疗。

5. 请问睢大夫国外有哪些基因治疗开始临床试验了?
    近几年基因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验证和认可,眼科、血液、肿瘤、神经等多种病开始了临床试验,其中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的治疗研究,进展显著。已经开始临床试验的基因类型包括:ABCA4,CEP290, CHM,CNGA3, CNGB3,MERTK, MYO7A, OAT, PDE6B,RPE65,RPGR 和RS1。其中CEP290是针对特殊基因型的基因编辑治疗。正在做临床前研究的也有很多,包括:CRB1, GUCY2D, RDH12, USH2A 等。

6. 基因治疗效果可以维持多长时间,能否几年以后再次基因治疗
    参加RPE65基因临床试验的患者,在治疗3年后,逐渐出现视功能下降。但是,最初接受治疗的患病的小狗,视功能多年来稳定。现在还不能确定如果加大给病人治疗的剂量,是否可以延长治疗效果。理论上是可以再次治疗的。

7. 是否基础视力越好的人基因治疗效果越好,反之效果就很差,有没有相关检查项目可以提前判断基因治疗的有效性?同一个基因,治疗效果好坏和突变点位有关吗?
    病人的视力及视野越好,提示存留的有功能的视细胞越多,基因治疗效果越好。视力,视野,OCT,视觉电生理,眼底自发荧光等检查,能够提供视网膜结构和功能的信息。同一基因不同的突变,病情的轻重可能不同,治疗效果可能不同。
参加RPE65基因临床试验的患者,在治疗3年后,逐渐出现视功能下降。这这这,很担心啊
只能维持3年?
继续加油!
我想做一颗月亮,照亮你们回家的路。
这样一问一答很好的让我们了解RP的进展!
期待国内尽快临床试验,视力的不断下降让我们等不及参加试验了!
我是福建的RP战友,X性连锁遗传RPGR基因,自小夜盲且色弱,今年41岁,现在状况很糟,怕光且看人视物模糊有白雾,视野已管状,视力仅存50%,出门要人陪同,没工作收入,女儿5岁,高度散光且弱视,烦恼,急待治疗或助视器
求问大侠:RPE65基因治理方法能否用于CYP4V2 的治疗?
应该不行。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