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APVRS2015】治盲之作——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最新研究进展

【APVRS2015】治盲之作——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最新研究进展

    色素性视网膜炎(RP)是一种以感光细胞及色素上皮功能进行性丧失为表现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并无确切疗效的治疗方式,为最常见的遗传性致盲眼病。近日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第九届APRVS大会上,来自澳大利亚仿生视觉(BVA)机构的Penny Allen教授介绍了其在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最新试验结果及研究进展,为寻求解决RP患者视觉丧失的治疗手段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该疾病发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Penny Allen教授,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医院眼科医师、皇家维多利亚眼耳医院玻璃体-视网膜方向眼科医师

色素性视网膜炎

  色素性视网膜炎(RP)患者常以夜盲、视野进行性损害、眼底色素沉着和视网膜电图异常或无波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并且绝大部分患者最终失明。本病尚无有效治疗,目前药物、移植手术、中医等治疗方式效果均不确切,甚至出现加重病情的情况。临床观察研究结论也因遗传的高度异质性、患者生活及精神情况等而有种种差异。但该患病率约为1:5000至1:3000,因此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亟须眼科尤其是眼底病工作者探索出解决该病的有效手段。

  澳大利亚仿生视觉(BVA)机构在ARC基金和维多利亚政府的支持下,对RP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建立了由澳大利亚视网膜研究组织、澳大利亚盲人协会、澳大利亚导盲犬组织、澳大利亚视觉组织、Zeiss公司共同参与的研究团队。该团队最新研究中设计出了针对RP患者的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原型,并已经在3例患者中完成了一项初期临床试验,前期研究结果令人振奋。

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原型

  BVA机构研究中的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原型由24个刺激电极组成,制备材料为铂和硅胶等,因此改善了传统的植入性电子设备的局限性,并采用脉络膜上腔手术置入眼内。


  前期临床试验中选取了3例RP患者,均有严重的视力丧失(仅有光感)。在采用脉络膜上腔手术眼内置入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之后进行了为期2年的观察研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物体识别试验:四种常见的家用物体(杯子、碗、餐具垫、餐叉);在黑色背景下识别白色物体,反之亦然;利用NICAT的强度和深度算法。最后记录学习效果及试验数据。研究结果显示近盲的3例患者在眼内置入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原型后视功能得到了改善。



  基于此可以推测BVA机构研制的脉络膜上腔视觉假体原型在采用脉络膜上腔手术置入眼内后,可以为色素性视网膜炎导致的视力丧失提供确切的治疗效果,并且有长期的疗效。
微信 xsfh550597973   QQ 550597973
非常好的好消息.谢谢分享
谢谢飞狐的分享,最近各国在仿生眼研究方面都有一些进展,好期待啊。
谢谢飞狐带来的好消息,澳大利亚在这方面是走在全球前面的,其人工耳蜗技术也是全球领先,也是用24个电极做传感器。
谢谢分享````````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