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很多夫妻因为一点儿小事就闹起离婚,可鞍山53岁的周素英女士却照顾失明的丈夫27年,从未想过要离开。最近,丈夫于兴林住院动手术,周素英一直不离左右地照顾他。同病房的患者和家属都被感动了,直说“太难得了,太不容易了,这要是换了别人,可能早就跑了!”
痴心守护感动身边人
昨天,记者来到鞍山医院外一病房。54岁的于兴林刚接受了疝气手术,还在恢复治疗,周素英则一直不离左右地照顾他。于兴林的双眼虽然看起来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可是只能看到一点儿光亮,其他什么都看不见。
提起这对夫妻,同病房的患者和家属都为他们的故事所感动。患者张先生告诉记者,这些天,他每天都能看到周素英给丈夫打热水泡脚,按摩,照顾得无微不至。如果只是患病住院期间,妻子能做到这些并不算什么,难的是丈夫失明27年,每天她都如此照顾。很多夫妻因为一点儿小事就闹离婚,何况对方已经残疾27年了。这份感情实在是太难得了,换了别人,可能早就跑了。
婚后接二连三遇打击
周素英和于兴林是自由恋爱,两人当时同在一个单位,周素英开汽车,于兴林修汽车。两人在工作中相爱,一谈就是5年。他们的婚事曾经遭到于兴林家人的反对,因为于兴林身高近1米8,周素英则不到1米6。但是于兴林认准了周素英的善良,不顾家人的反对,最终两个人走到了一起。婚后第二年,两人有了可爱的女儿,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可是到了婚后第四年,于兴林的眼病开始发作,开始只是晚上看不清东西,后来渐渐完全丧失了视力。于兴林得的是视网膜色素变性,医生怀疑是家族遗传病,他的弟弟和姐姐都有这种病。周素英带他去过很多地方求医,花光了所有的钱,也没有治好,最后放弃了治疗。
祸不单行,没过几年,他们同在的单位成为改革试点,两人又双双下岗,失去了工作。下岗后,于兴林整日在家,失明加上以前因为受冻腿部落下了毛病,让他失去了劳动能力,只能靠低保为生。为了撑起这个家,抚养女儿,周素英一直在打工,服务员、保洁员,什么脏活累活都做过。一般她都是早上做好一天的饭菜,丈夫饿了就自己热热。可是还是会有意外发生,有一次,于兴林用煤气热菜,结果火把头发和眉毛都燎掉了。有时周素英大半夜下班回家,还得给丈夫泡脚按摩。
患难中妻子不离不弃
周素英和丈夫一直都没有过属于自己的房子,刚结婚时住在公婆家,后来于兴林的弟弟结婚,两人把屋子让给了弟弟、弟媳,搬到娘家一间9平方米的小房。再后来,小房拆迁了,两人没钱买房,就一直四处租房居住。为了节省租金,他们一般选择立山太平一带的老旧房子。
周素英的亲戚朋友看她过得太苦,都劝她,这种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还不如趁年轻再找一个。可是周素英想,如果自己走了,家就不完整了,孩子和丈夫日子可怎么过?长久生病的人,心情和脾气难免有不好的时候,有时于兴林也会发脾气。两人也会因为生活拮据而吵架。可是顶多赌气吵几句,周素英始终也没想过要离开。她说,丈夫其实是个很体贴的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还是尽可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里的东西必须摆放在固定的位置,否则丈夫可能就会出事。有一次因为桌子移动了,丈夫就被绊倒了。
于兴林失明后,就再没去过浴池洗澡。周素英订做了一个大铝盆,买了一块塑料布罩在上面保温,在家里给丈夫洗澡。于兴林说,如果没有周素英,自己早就成要饭的了。
苦日子就快熬出头了
令夫妻俩欣慰的是,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女儿特别懂事,读书刻苦,不用家里操心。孩子顺利地考上了大学,又考上了公费研究生。读书期间一直勤工俭学,每月只要500元生活费,从不向家里多要钱。女儿今年29岁了,找到了一份教书的工作,每月还往家里寄1000元钱。女儿现在结婚了,在福州工作、生活。病房里,周素英经常翻看家庭影集,影集里有一家人幸福的合影,只可惜对于于兴林,女儿的模样永远停留在几岁时的样子。周素英已经退休,每月都能领到退休金,不必再为生计四处打工,可以安心在家照顾丈夫。夫妻俩说,以现在的房价买房,他们是不敢奢望了,最大的愿望就是能申请住上政府的廉租房,有个安稳的晚年,夫妻俩再携手多走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