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五一游记连载】一路上有你——箭扣长城(五)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十几分钟过去了我仍在不错眼珠地盯着伙伴下行的方向并每隔两三分钟就朝山下喊一声“怎么样?”之类的,期待等到她的回应。起初伙伴的回答还是很清晰的然而越到后来她的声音便越无法辨清。这代表她已经走得相当远了,但只要还能听到回答哪怕只是模糊的语调我的心也就踏实多了。正在我们忐忑不安地等待伙伴探路的结果以决定下一步是否也要下去的时候,忽听头顶也传来了隐约的说话声。东北小伙的女友兴奋地说:“哎,上面好像有人啊!”可当我们抬起头却看不到人在哪。于是东北小伙冲着声音传来的地方大声喊道:“哎——上面有人吗?”飘忽的语声依旧但明显不是在应答我们。他又喊了两声,终于那说话声变得清楚了些,与此同时两张洋面孔从残缺的长城边探了出来答道:“啊,是,有人啊。”东北小伙的女友恍然道:“我说怎么不回答咱们,原来是外国人啊。”见是欧洲人,东北小伙改用英语和他们打招呼。不过奇怪的是这俩人中国话虽然略显生疏但还是可以交流的而英语却仿佛是更听不懂了。因此我们还是用回了汉语和他们对话。经过简短地交谈我们了解到他们是从德国来的留学生,这次也是来这玩的但具体是从哪上来的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我们问他们是如何穿过敌楼的,前面有没有路,他们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东北小伙的同伴和他女友听完后忙起身重新钻回敌楼去寻找德国人说的那个从正面出去的门洞,而我俩则暂时继续留在半山呼喊伙伴告诉她已经找到正确路线让她赶快回来。
    我连续喊了两声,伙伴那边却毫无动静。我的心猛的紧张起来,难道是……真的不敢往下想了。我站起来使足全身力气高喊着她的名字让她赶快回来,语调里不免带出些急迫。这次终于取得了效果,伙伴“知道啦!”的回应让我悬着的心稍稍得到了些许安慰。可我依然不敢过于放松,直到见她一步步从灌木丛中慢慢攀上来完好无损地站回我面前这才把心稳稳当当地放回肚子里。回敌楼的几步路上我们问她下面是什么情况,伙伴简单地描述并没能让我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地形概况图只是知道了下面有一道深且陡峭的山涧,这条所谓路的最深处也只能达到山涧的边缘无法继续向下而在另一侧则另有一条路折返向上,至于它通到哪就无从知晓了。总之就是三山夹一涧吧。然而我是固执地认为有山涧的路一定是比较危险的,伙伴却说这种地形在山区里太常见了没啥可担心的。
    等我们从正面偏左侧的门洞穿出敌楼已看不到德国人的踪影了,不过他们已经把路趟了出来。顺着长城向下走了约有十几米便在右手边出现了一条明显的绕行小路。无疑这里才是看梯子老头口中的绕过长城折断处的路线。也不知是由于我们真的经验不足被自己误导了还是疲劳让脑子的反应变得迟顿了,就是这近在咫尺的通途以及短短十几米的差距竟然险些把我们逼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想来真是既可笑又可悲啊!
    绕行的路线其实也不长,贴着崖壁几个转身再爬上一个高台便又回到了长城上。据东北小伙说在崖壁上走的时候是可以看到下面的那条山涧的,而我却只顾着在伙伴的引领下保证安全通过根本没顾得低头往下看看,所以至今我也不知道那山涧长什么模样。我们在长城上稍做停顿各自呡了点水正准备向下一站挺进时见一队约有七八个男男女女有说有笑地从对面相向而来。其实这本就是普通的擦肩而过,但想到自己刚才的经历及他们貌似要直接延断长城强行通过的意图我们还是主动提醒他们前面那段很危险最好不要强闯。可没成想这队人马却仿佛对我们的提醒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地朝最危险的去前进着。只有一个三十来岁留两撇小胡子的男人回答说:“没事,我们都是专业救援队的经验非常丰富。”由于他戴着茶色太阳镜,我看不出他脸上的表情是否有傲慢的成分但那言语中所流露的极度自信却是显而易见的。眼看他们一个接一个小心而熟练地攀下,隐去于残破长城的深处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只当人家真的是胸有成竹吧。转回身,东北小伙轻声嘟囔句:“切,专业救援队多什么?不就是装备比我们好点吗?”我暗笑,心想,或许是他对在佛头那被那些伪专业的家伙撅的事还有些耿耿于怀吧,这倒可以理解。然而我对他现在这论调则是不以为然的。抛开与他们专业救援队装备的差距不说,即使单拼体力和经验在我们这一行人中估计也只有伙伴才是能勉强达标的。
    转过一个山环,我们找了块平坦的所在又一次停下来休息。东北小伙儿从背包里拿出啤酒和吃食让大家补充体力当然也为他减负。不过我和伙伴因为一点都不饿便没有吃什么。我只是喝了几口水而伙伴连水都没有喝。
    接下来的路仍旧崎岖险要,仍旧有几处要悬贴在长城外的岩壁上一点点蹭过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下一座仅有一尺宽而落差却接近一米五的高台。我俩还是按照这一路约定俗成的模式由伙伴先通过,站稳脚后再逐步指导我前进。但这次我却扭捏了半天也没能下去。实际上造成困难的原因并不复杂,只是由于我身后的背包使得我习惯性的面朝前的下滑动作受阻而在这种地方松开抓在石头上的手去摘背包又太不现实。可要是转过身背对下方吧,在明知下面就是深谷且完全看不到脚的着力点的处境下我的心会更虚。最后,还是伙伴想出了好主意。她让我还是背向而下同时搬过一块平整的城砖垫在稳妥的地方为我增加了一级台阶这才平稳地跨过该处。然而当时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在离开前应该把那块城砖处理掉才是。后来我和伙伴提起这事时她说她当时想的是把砖留在那儿是件好事,因为这样在别人走过的时候也可以方便很多。而我却不这么认为,理由是我们并没有也不可能把那块砖砌死而是单摆浮搁的,所以只有我们自己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它借力。如果其他登山者在并不了解其使用技巧的情况下盲目借助它攀登或下行则极易将其直接踩落造成更大的危险。如此一来,原本想给他人带来方便的初衷实则却是埋下了隐患,这不成了典型的好心办坏事了吗?伙伴听了我的分析也觉得言之有理,说:“以后做事还真得多考虑下才好。”
    看梯子老头说的第二道险关位于西缩脖楼附近,其形式无非也是一道约十七八米的断崖。说实在的,这一路走来此类地形对于我们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了,因而在心理上也就没太拿它当回事。据当地人说这里早先是有架铁梯子的后来不知为什么给撤掉了。不过即便没有了梯子,来玩的人也照样爬上爬下,只要多加小心就是了。等我们远远地望到它时见前面两个德国人还正在往上爬。我心想都说欧洲人体能好看来也不过如此嘛,就我们这一路走走停停的也没让他们甩得太远啊。走到切近我们便可完全看清其形势了。如前所述,梯子自然是不能自己变出来的但却有热心的驴友在断崖下方最难爬的一段斜搭上了一根碗口粗的树枝,在它的帮助下可以很轻松地抬升六七米的高度。再向上则有了粗糙度较高的石头和从石缝里钻出的树根可攀。总体而言它基本只是高在个头儿上而难度系数并不很高。
    我们站到崖壁前,德国人已经上去了。正当我们跃跃欲试准备也照方抓药时崖顶却探出张年轻的脸庞说:“哥们儿,让我们先下去行吗?”此话无疑正中下怀,因为马上上去是可以的而等他们先下我们再多休息会儿也是不错的,乐得河水不洗船呢。东北小伙答话问:“几个人啊?”“四个,很快的。”年轻人说。于是我们靠在一边的石头上等着他们。我原以为他说的“很快”只是个心理形容词,毕竟下不比上很难说能“快”得起来,但没成想他竟然能说到做到。第一个下来的年轻人动作之敏捷就已足够让人瞠目结舌的了后面跟下来的荷兰留学生则更是出手不凡。在像猴子一样窜到那根粗树枝的顶端后他竟抱着它玩起了撑杆儿跳,压得那树枝嘎嘎作响大有必要弄断而后快的意思。东北小伙见状忍无可忍冲他大喊:“嘿哥们儿,咱给后人积点儿德行吗?!”先落地的年轻人也叫他赶快下来别再玩飘儿。那荷兰人这才松了树枝滑落到地面。然而我们谁也没想到他的脚刚刚一沾尘便又是一个助跑加两个蹬踏的一连串动作把自己攸到了旁边一棵一人多高小树的树叉上。看了这段表演,我虽是对那荷兰人见啥毁啥的行径一样有些反感但这家伙如此之强的身手却的确让我惊叹。原先曾有耳闻的一种运动在我脑子里一闪而过,这家伙该不会是玩过?以后反应过来——是“跑酷”啊!
    五分钟不到,四个人已全都下来。路途让开,我们仍是按照伙伴在先我第二东北小伙三个垫后的既有 顺序依次稳步登上崖顶。事后伙伴在和我聊起这地方时也说那段崖壁看上去好像挺吃力但真爬起来却感觉没什么费劲儿的。可我则想用个更形象的比喻,即它就属于癞蛤蟆跳脚面上——不咬人挺吓人的那种。
    在和房东大爷的儿子闲聊时我们得知,作为箭扣最东端的镇北楼本来是座很雄伟的三层敌楼但现在却已经塌得只剩下了地基和二层的一半了。如今真到了这里,看到的情况也是确如其言的不乐观。然而更不乐观的是仅仅这近三米高的地基我们想干爬上去也得叫免为其难。不过好在这里还有梯子,不好在梯子还是要收费一元,又好在看梯子的还能给我们指条明路。敌楼上人挺多,但绝大部分都是从慕田峪方向过来并打算以这里为终点的,甚至还有带着小狗来的。这便足以佐证攻略上所言的确不虚:“再往前的路是可以用歌舞升平来形容的。”
    “歌舞升平”并不等于平安无事,恰恰相反麻烦常常总是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不请自来。正当我随着队伍壮怀激烈地阔步向前之时却被脚下一块凸起的砖头直接放倒在地。把屁股摔得生疼不说手也搓破了皮。不过我倒没太把它放在心上,因为我不仅有着“轻伤不下火线”的信念且每次登山留点儿记号也早就成惯例了。
    大概走了十几分钟,我们已然可以清楚地看到前面山头上的敌楼——“牛角边”了。攻略和在镇北楼看梯子的人都告诉我们这个地方的可玩性并不强,既不高也不险。它只是长城由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的一个拐角而已,去不去真是两可。何况这时已经快六点半了眼瞅着天色一点点暗淡下去我们真是既没有那个时间也没有那个精力再去它那做一次上上下下的享受了。于是我们便依照从镇北楼看梯人那得来的信息找到了那条可以绕过牛角边直插慕田峪的小路。平直的小路十分好走,只用了几分钟工夫我们即再次回到了长城上而这里已经是牛角边以南了。回望身后的山头儿东北小伙不禁感慨道:“咱们这一路真的就像在玩网游,每到一个关口总会有人出来跟你说句话告诉你下面的走法。呵呵,挺给力!”他女朋友则笑着说:“弄不好那德国人还在后边山上转悠呢吧?”
    过了牛角边就离慕田峪很近了。不过在这短短几百米的路程上我们还是遇到了两拨相向而来的游客。第一拨是对年轻的夫妻他们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从慕田峪走出来后想再往前逛逛问我们前面的路是否好走。我们说还是比较好走的只是要早去早回趁天黑前下山最好。第二拨是一个背着大大登山包看上去很墩实的男孩。他的指向性就明确多了,目的就是要走和我们相反的方向穿越箭扣。而我们给他的建议也很明确,总结起来十六个字:先行下山再住一晚,夜穿箭扣极度危险。男孩表示知道了,说他再往前走点儿,看看就回来明天再去箭扣。     
    跨过一道矮木栅,我们终于站到了修砌一新的慕田峪长城上。说实话,我以往一直不太代荐这种人为修复过的古迹,认为它缺少野趣不哆朴实没有挑战。但如今看来那宽阔的城面严丝合缝的垛墙以及脚下循规蹈矩的坡路和台阶却让我感到了莫名的亲切。行至此处,我以为自己已经成功了,熟不知真正的困难还在前面。
    在慕田峪尽头卖水的村民正准备收摊,见我们过来便热情地招呼是否要水。试图做成当天的最后一笔生意。但此时我们包里的水还没有喝完便婉言谢绝了。然而谈话还是必要而有益的,因为我们从中得知了他也是这山下村子里的且可以为我们联系下山回城的面包车。这即在无意中又为我们解决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在东北小伙儿的提示下,伙伴拿出手机攻略搜索着避开慕田峪需要检票出园的正门的下山小路。其结果正好和卖水人所指的可以让汽车开到山下等候的路完全吻合。事情如此顺利真是让我们喜出望外,大家似乎忘记了一身地疲倦,都生龙活虎地朝不远处的小路入口前进着。可等真的踏上了这条所谓的山路我却彻底傻了眼。
不抛弃,不放弃!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哪怕依然难逃功败垂成的宿命也绝不后悔,绝不言退!
写的忒好了……幻影你可以去做个出版社的主编了
生存是等待死亡的过程!
确实写的很好,不过幻影不能去做出版社的主编,应该当文化部的部长。
虽然一次次经历失望,但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多才多艺的幻影晨曦,你是我们的骄傲,谢谢你的作品。
3# 天光云影
嘿嘿……别拿我开心了,就我这眼神连小卖部部长都不能胜任(丢了东西都不知道)还文化部部长呢?
不抛弃,不放弃!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哪怕依然难逃功败垂成的宿命也绝不后悔,绝不言退!
4# BOBOm
哈哈,BO姐过奖啦!
不抛弃,不放弃!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哪怕依然难逃功败垂成的宿命也绝不后悔,绝不言退!
5# 幻影晨曦


小卖部部长我看可以!嘿嘿
生存是等待死亡的过程!
5# 幻影晨曦


小卖部部长我看可以!嘿嘿
生存是等待死亡的过程!
5# 幻影晨曦


小卖部部长我看可以嘿嘿
生存是等待死亡的过程!
5# 幻影晨曦
考虑到眼睛问题,我觉得你当个看守所所长比较合适,犯人跑了你责任也不大,呵呵
虽然一次次经历失望,但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