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本帖最后由 寒江雪 于 2010-9-21 15:17 编辑

是啊,为什么还要再掀起波澜呢?我也不想说,不想写,所以佳节当道才送歌——唱歌还不成吗?
节前总爱生枝,偷笑峰的忙乱,嘴还没合上呢,今儿就出乱子了。一大叠的材料啊,全打印在红纸上了——那些孩子在准备过节,再打吧,硒鼓又完蛋了——难道每个节前都要这样疯疯傻傻的结束吗?
所以耽误回家了,可回家又怎样?那个家伙是一定要坚持到聚会结束,送走最后一个职工,少爷又不在身边,还真空得慌——索性就再说一次吧。
(还是疯疯傻傻的状态,因为刚才敲得全丢了,又来一遍,赶紧先发)。
首先,峰,
为什么呢?为什么这每次看到你都想乐,你看到我,都想哭?是不是我的名字太冷了,我感觉是这样,所以很怀疑我妈当初给我起名字时,脑子短路了。
还有,你可以建议领导把过节福利以购物卡的形式发啊,那就省事了。
还有,以前你的贴子里说过孤僻之类的话,我绝对不同意啊。
试想一群羊挤在一起,看似一点也不孤,也很强大。但是,倘或,有人丢了两捆青草(干草也成)在羊群里,那你想这群羊是副什么样子?再比如,忽然这群羊遇到了一只狼,难道会有一只羊说,让狼吃我吧,大家撤退……
我觉得,我只是一只喜欢独自漫步的羊而已。
黄叶,你是这样的家庭背景啊,如果时光倒流,你就会看到我对你垂涎的德行了.愤青年代,羡慕死了出入军营的人,曾有一同学,住在军营里,后来到石家庄上军校,半截退学,重考的其它大学,那些日子旁观的我,如丧家犬一般。唉,也算是老时光吧。
黄叶:
只是调侃一下峰而已.峰总是郑重其事的解释然后礼貌周详的结束——很喜欢看她这个样子——一副办事认真周到的模样,真的很具晋升潜力。我明白她的意思,也正如你明白她的意思。
(你看,她不是又仔细地解释了一番,看完这个,她别生气才好。生活本就平淡,再不开点玩笑,还有什么意思?)
是啊,对军装的崇拜跟成长的年代有关吧,记得在初中某阶段的日记本上贴过很多军人的照片——很多是从人民日报剪下来的!因为不愿意让老妈发现日记嘛,藏来藏去的,藏在床下,结果,被我养的一只叫“小白”的猫,尿尿了,老妈循着味道发现了,付之一炬。
我那个同学,军校上了不到一学期,就跑回来了,后来上的美院,她爸爸不太管她的,好象你说你父亲一样,有军人的特质吧。也曾开玩笑——怎么不弄个军官嫁嫁,她撇着嘴说,那些人大男子主义,连洗脚水都要老婆打。真如你言呵。真是只可远观呵,只是可惜,某一日之后,连远观的兴趣也没有了,其实,也不奇怪,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多少偶像坍塌啊。
本帖最后由 寒江雪 于 2010-9-23 20:56 编辑

曾看到峰在你贴子里跟贴,也是心脏颤悠个不停,巴不得马上跟贴,也痛说一下,到底忍住了。可现在,看到的你的叙述,就“忍无可忍”了,叶啊,我觉得,你最擅撩拨人了——所谓绕指柔,所谓闷骚?
我觉得,你像妈妈的地方多一些,如果性格如你爸爸,可能是另一种风情吧。曾经听一个家在农村的同事说,他家养了四五年的种羊,犄角能绕好几绕,真的很想去看看那只厉害的羊——我觉得,我很像那只羊!
有一句话说,性格即命运。即使不识字的人,也不乏悍妇,性格软弱,不管识不识字,都会被人欺负。攻击人当然不好,最基本的,自己还是要捍卫自己的。
额滴娘到是识字呢,虽然抚养我她老人家不染一指,管起来可毫不含糊!穿什么样的衣服,鞋子乃至头饰……无巨细,都得由着她!在我小时候,那个年代,周围的同学,一般都是蓝裤子,西式的花罩衣,可我呢,是贡缎(现在知道那是贡缎,现在多用于床上用品)的上衣,还是中式的,还要盘上奇怪的布钮,裤子是铁灰的,还裁得瘦瘦的,别人都穿条绒系带棉鞋,可我妈偏给我弄一双脚面上捏一鼻儿的——类似老太太穿的那种棉鞋——是用姥爷的旧呢子裤子改的——如此种种,虽然从现在来看,老先生的确眼光不俗,可对一个孩子太残酷了,处处与众不同,在小孩子之间,与众不同是多么可怕的事儿!所以我的童年也真的很孤独。老是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啊,有些忘情了,刚写了一大堆,删了。
往事呢,还提它干什么。总之,儿时最好的伙伴,连同那条小街,街上提着双卡录音机站马路的两个待业青年,走起路来器宇轩昂的街道女干部,上衣左侧缝着写了地址的白布的傻子……还有那个熟悉的副食店,店里那个被叫到第三声“阿姨”才抬一下眼皮的女售货员,一分钱一块的粽子糖,一毛钱一包的榆皮花生,……都只留在记忆里而已。
峰叶共有的麦垛,我使劲地想,还是摆脱不了蒲松龄那只“洞其后”的狼!实在有点扫兴。星星,我是喜欢的,但我更愿意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星星,守着自己的轨道和位置,在交互的辉映里,欣赏并理解着对方,感受对方的真情,沐浴彼此的光辉,而不只是捕捉一个影子。——化用一下那个爱情名句:星星们千百年来,默默相望,诉说着心中爱的悲伤!
叶,叶,叶,叶,叶——
不带这样儿的,夸我呢,还是损我呢。遇到这种情况,我选择性地认为是在夸我。
绝对不要把我跟张爱玲放在一起,那样的话,就是我太不知天高地厚了——这 是成就方面;做人方面,张爱玲是很“薄凉”的,现实里,人说我是一很“侠义”的人。
其实,算不上张粉,那种洞穿现实和人性的冷峻,让人压抑。现实已经很冷,我宁愿在文字找一点温暖。当然,不是琼瑶小说里那种痴痴傻傻的东西。
关于张爱玲语录:“出名要趁早”——于我辈,肯定是实现不了了,二十岁时想八十岁会有所成就,因为那时候觉得八十比较远,现在看,八十好象也不太远了,所以现在的理想是,下辈子,下辈子,拿一诺奖。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顶礼膜拜。
是我表述不清,抚养我的是姥姥,鼓捣我的,是我妈。
那个“贡缎”,其实是一种纯粹的棉制品,我也不知道,“棉”怎么会得了“缎”的名?
而且,那种时代背景下,穿成那个样子,很老土。
是衣服盘的布扣子,现在叫工艺,以前就是土——不是在头上盘纂儿,借她们八个胆,也不敢。
至于,你说的压箱底的东西,天哪,据说,穿的,用的,很多书,在我出生前就已经焚咧。
还有,我们家是草民。当然,草民也得有家史,某段时间对家史很有兴趣,不过不想在网络上说。如果,如果,以后有机会,可以聊聊。
补充一下,穿成那个样子,真如你所说,“鸡立鹤群”!
我姥姥,是个很干练的人,用我们这里的土话说,“很有外场儿”无论做事,处事,都很得人心。接受新东西很快,记得,大概是我上初中时吧,曾看到老太太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第二次握手》。儿时,印象很深的是,姥姥会在廊下挂一个小桶,里边装着关东糖,因为这个,每周我妈回家,都会跟她妈吵架,什么不卫生,什么蛀牙……那时候常跟姥姥同仇敌忾的,觉得爸妈跟外来物种差不多。所以后来就被弄走了,唉,小孩子真是可怜。
其实,在第一次回贴时,就是因为很感慨你的老父亲.一旦说起童年的事,就把正事忘了,跑题了.引用我们家少爷的经典名句——老师说,如果这次作文不跑题就是满分!
记得还是婚前某段时日,曾有一龙钟老者常去我家,跟父亲喝茶,话也并不多,也不象忘年交的样子。后来,偶然听到父母聊天,真的吓了一跳,不是退下来之前的位子,而是,他那位自杀于某段特殊岁月的妻子!真的不敢把这样一个老者与那个香消玉殒的人联系起来!想来,当初,他们也曾是一对璧人。其实这样的事真的很多,到处,都是一些“生活很平淡,也没有什么波折”的人,象你的老父亲,象你的妈妈。
于是,于生活的煎熬之中,自然会变得如钢铁。钢铁的冷硬又缘于曾经怎样的炽热?
所以,看什么事物都会觉得寻常,如同你有九十岁的思想。
还有,你曾经因不戴眼镜跪搓板,我是因为坚决不穿裤角放了一圈的裤子,被打巴掌。
不行,我得中断了,真的,真的,希望有无限的时间可以挥霍!
还是上歌吧,送上   陈升:《北京一夜》。我觉得比那个什么大碗茶的,好多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