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YESCHONG
这个是翻译上的问题,文中所述的三种不同类型的治疗方法,实际上是研究中的3组对照:
第一组视网膜下注射包裹了含RDS基因的质粒的纳米颗粒;
第二组视网膜下注射未包裹的含RDS基因的裸露质粒;
第三组视网膜下注射生理盐水
另有一组阴性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通过3组对照实验结果的相互比较及其与阴性对照组的比较,研究得出:纳米颗粒可以作为基因治疗的载体将基因导入视网膜组织,具有高效、安全无副作用的优点。
该研究小组来自于美国 Oklahoma州 Oklahoma大学健康科学中心,领衔科学家为Muna I. Naash。
该研究小组从2005年开始研究纳米技术在眼病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目前已取得一系列喜人的研究成果。
2011年8月31日,该研究小组通过纳米技术实现了治疗性基因对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靶向表达;研究得出纳米颗粒可以高效的递送基因至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在视网膜色素上皮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备注:2010年4月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该研究小组通过纳米技术实现了治疗性基因对视网膜组织中感光细胞的靶向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