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204# 福娃晶晶
不是去厂家调试,是医生调试,所以还算相对可行.只要医生会就可以了
熊昕
213# zjp165
就是这个.
熊昕
214# zjp165

电生理和生物信号传导说玄也不玄乎.
熊昕
219# 罗兰德尼奥

有的时候看着简单未必简单(大巧若拙),其实奔驰宝马车也很简单,你拿奇瑞的配置比比,宝马的标配还不如国产车,但是国产车就不敢给你做7年全保修,不敢给你出具国际认证的各种路况和碰撞数据.

所以很多东西看着简单,但是数据是实在的,我宁肯相信德国的论文和专利数据,虽然我没参与这个研发,但是10几年在德国科研教学经历,基本上还是可以相信这些临床数据的.
熊昕
228# 罗兰德尼奥

就是这个照片上的机器,实物我也没见过,因为我只不过是帮忙翻译而已.和那个公司没关系,而且实在话,我算是外行,我做的是生物材料和再生医学.同行相轻不存在,只是就事论事,我认为中国很传统的一个习惯就是看包装,你做得很直接简单了,反而没有人喜欢,但是德国人要得就是直截了当,所以个人观点,简单未必不知本好.
还有我总觉得,国内比较好的是推己度人,因为国内忽悠人的技术太多,看到别人的新产品就先一概否定,还是强调,FDA和德国的医疗器械批文不是那么好拿的.
当然我们目前在走正常途径,申报,如果公司决定推产品进中国,我们只能走这条路.如果国内有大医院或者机构愿意引进,那么应该可以事半功倍.
至于价钱,我解释过了,德国的人工成本和临床成本非常高,例如,我如果给外单位的测定一个样品,收费是按照每小时130欧元基本人工,当然这个不是我个人的工资,只不过成本,场地,单位给员工的安全保险等等.........4000欧元应该在这里作为治疗不贵,我妻子刚刚生完孩子,生孩子和留院观察费用总共4天7900欧元,医疗保险全付.另加出院后产科护士家访10次总计10小时,3000欧元,保险全付.所以这个价位在国外不高.
我建议公司走投入中国合作生产和入市这条路,目前在等公司回答,我非公司人员,只是从旁协助和推动.

最近忙着写两个专业文章和参加几个德国的研讨会,另外家里添女,忙得头转,所以说明书翻译才开始了2页,包涵.
熊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