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五一游记连载】一路上有你——箭扣长城(二)

男主人说到的那处小断崖而今就在我们的右手边了。目测高度约5米左右坡度60至70度。举目上观,一座塌掉多一半的敌楼风烛残年般立在崖顶很有些沧桑感。总之,要说它有多险确实未免有点牵强。只是狂风扫荡下的那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总叫人心里不太踏实。我正琢磨着有没必要上去眺望下伙伴却先我一步做出了决定,指着崖顶说:“我上去看看哈。”我一时出神未置可否。待我反应过来伙伴的身影已在崖顶的敌楼旁了。又是一阵大风刮过,我们几个站在平地的刹时都给吹得东倒西歪睁不开眼。抬头再看,原来的位置已经没有了伙伴踪影。我不由为她担起心来,因为我们对上面的情况并不甚明了,路有多苋、墙垛是否还存在都是两眼一摸黑,这大风天冒然上去可千万别出危险啊!想到这,我不禁紧走两步随即也攀崖而上准备叫她下来。一上手就知道了,这条小断崖看似不太好攀但这也仅仅只是看似。因为下面几米虽然没有防护但坡度还是比较平缓的而到了最陡峭的地方相对完好的墙垛又会恰逢其时地出现在你在右手边使你不至于没有抓挠。等我三步并两步冲到接近崖顶眼看胜利在望时可恶的风又不长眼地钻出来捣乱了,我也只得先低下身子紧贴墙根儿避开风头。大约过了十几秒感觉风力有所减弱自认为应该平安无事了便长直身体打算继续最后两步的上行。可万万没想到的是这股风不但有前锋、中场还有后卫,我刚刚把头探出墙垛就感到一团气流裹着沙粒扑面而来,速度之快力道之猛那叫一个措手不及。我忙狠命往回抽身但仍然慢了半拍,只觉得头顶一凉帽子即不知去向了。我心里一阵懊恼,暗骂:“真他娘的出师不利啊!”又过了一会儿风终于可以暂时缓口气了。同时也听到了东北小伙从下面递上来的话儿:“快叫你朋友下来,咱们准备下山了。”我点头表示会意随即高喊着伙伴的名字。伙伴其实也没有走远,只喊了两声便见她从崖顶探出头笑着问:“哈哈,你的帽子呢?”我苦笑道:“刮跑了呗,还没怎么着呢先损失帽子一顶。”伙伴往下面张望一下说:“嘿嘿,放心吧,损失不了我看见了,我去给你捡哈。”边说着边轻盈地滑到我身旁。我往旁边靠了靠闪开一条路让她先下去,自己也一步一步小心地往下挪。待我脚踏了实地伙伴早已把帽子捡了回来递到我手里,我边掸着帽子上的土边笑着说:“谢谢谢谢!万幸它没给刮山沟里去。”东北小伙他们已经准备好往下走了。瞅着我们一个个灰头土脸的狼狈相儿,大家的共识是今天绝对是个很不适合玩爬山穿越的日子。当然,前提是那些专业背包客们的想法我们这些业余玩主是很难理解的。
    回到租住的小院,见同院的另一拨租客也下山回来了。闲谈中得知他们一家人来这儿原打算也是去箭扣的,但考虑到一则天气恶劣二则还带这个10岁的小男孩爬山即不安全也不方便,因此也就只好顺山路上长城转下,在这里住一宿后明早启程改道红螺寺了。当听说我们想朝慕田峪穿越,男主人拿出一张从网上下载打印的箭扣长城示意图说:“这个给你们吧。”我们接下并谢过。
    晚餐说不上丰盛但还算可口。我们六个正好凑了一桌,八个农家小炒(含凉菜)主食的米饭、馒头和 糖三角管够吃。席间大伙讨论的主题自是依然离不开行程以及路线,其它的最多也只能说是些搂草打兔子的插曲。然而最终的结果却不甚乐观,困难主要有二。其一是我们无法在地图和攻略上找到刚才上山路所对应的位置,如此便不能确认穿越的起点以致使后面的路线无从谈起;二则从现在所掌握的信息看,无论从哪个方向走都会遇到几处凭我们的装备难以逾越的险段,虽说它们并非不能绕过。可我们对绕行的路径并不熟悉,担心会有迷路的危险。最后,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是否可以请位当地人做向导的问题。
    酒足饭饱后,店老板的儿子进来帮忙收拾桌子。我们把他叫住提出了有意请向导的事问他走这一趟需要多少钱。他略一沉吟说:“这一路(从北京结到箭扣)我爸就可以带你们走。价格嘛,少说也要150吧。”我们点头表示会意,顺便又问了问他所知山上的情况。待他离开,我们几个略一合计,感觉还是请个向导更保险但又觉得价格有点高,便打算一会儿再去和店老板商量商量如果能降到100左右就让他带一趟。不料还没等我们下定决心,老板的儿子却又折了回来,小伙子腼腆地笑着说:“对不起几位,刚才我还把价说低了。我问我爸了,他说如果把你们从北京结带到箭扣最少也要300。”这个数一报出来,我们立马不再犹豫了,因为所有人都在心里排斥着这不靠谱的数字排除了这不靠谱的想法。但大家都没在表面上显露出来只是“噢”了下,未置可否。旋即,店老板也亲自来到餐厅。显然他也是刚吃过饭并且喝了酒,虽是带着三分醉意但语言逻辑性挺强脑子也蛮快,倒不像高了的样子。我们给他拉把椅子坐下,饶有兴致地听他讲述此段长城的危险、向导的必要性以及价格的合理性,并不时插上一两句用类似抬杠长学问的方法尽量多地从他那得到我们所需要的信息。最后,老板提出他明天可以先带我们上山,价格可以走着看,比如到鹰飞倒仰100、到将军守关200……。我们则敷衍着说:“那行,我们再考虑下。”店老板出去后,大家一致认为他的建议根本不可行。因为东北小伙说得好“人心隔肚皮,明天一旦上了山他要是乱要价的话咱就真不好再拒绝了,反倒容易闹得更不愉快。”
    餐后回到房间,探讨继续。这次大家都拿出了浑身解数和看家法宝,伙伴用手机下载的攻略、我的指北针、他们几个淘来的地图及这一下午从各处搜集来的信息无所不用其极,力争要研究出个所以然来。工夫不负有心人,又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我们终于初步确定了次日的行动路线。即一早从今天下午探访过的那条停车场西的小路上山见长城向右(西北)走天梯、卧佛岭(佛头)、鹰飞倒仰最后到达北京结。如不出意外这段路的用时应该在一上午,时间允许还可以继续向九眼楼走走要是晚了就寻路下山,争取在下午两点前回到出发地西栅子五队。只要体力不透支则可在稍做休整后从村东的山路直上箭扣主楼而后一路延长城向东南方向行进走东西油楼顶、东西缩脖楼、镇北楼等,最终抵达本次穿越的终点慕田峪。下午这段大约也需要四至五个小时的行程,但天黑前下山应该是不成问题的。如此安排下我们虽然必须甩过从天梯到箭扣之间的将军守关和擦边过等几处景点但依然可以基本走完整个箭扣长城最精华的部分,也算是不虚此行了。至于那些无法穿越的险段需如何绕过的疑问,我们的想法是五一小长假期间来这里玩的人肯定少不了(下午在山上所见也证明了我们的推断)且其中难保不会有经验丰富的老驴友或是曾经来过的回头客,到时候再向他们请教或跟着他们的足迹走也未必不能解决。
    我有临睡前出去转转去趟洗手间的习惯。手里拿着烟站在被风刮得叮当作响的大铁门外感受着山村夜晚相对的宁静与安详。百米开外那座二层小楼窗口里映出的灯光洒到我脚下已衰减得所剩无几但却仍然可以依稀分辨出白色洋灰路与深色田土间的界线。侧耳细听,一阵阵欢声笑语随风飘送,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宛若梦境。山。隐逸于黑暗,我看不到你却可以体会到你的存在;风,盘旋于身旁,我握不住它却无法忽略掉它的力量。一种仿佛似曾相识的感觉忽然涌上心头,顺嘴念叨着那个也许不算恰当的词——恍若隔世!我掐灭烟缓步走回房间。
    山里的温度的确要比平原低了很多,薄薄的被子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在寒冷与兴奋的双重刺激下我基本上是辗转反侧了一夜。
    第二天清晨,大家都早早地起了床。整整怒吼了一天一夜的大风沙此刻终于收敛起威力为我们让出了一个好得不能再好的天气。湛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无不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吃过早饭,我们在七点半钟准时打点好行囊整队出发。
不抛弃,不放弃!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哪怕依然难逃功败垂成的宿命也绝不后悔,绝不言退!
4# 天光云影
哇噻!又改练硬的啦,是传说中的激光贯顶吗?
不抛弃,不放弃!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哪怕依然难逃功败垂成的宿命也绝不后悔,绝不言退!
7# 天光云影
那正是嫂子关爱您的表现啊!您想想,这大夏天的一脑袋头发糊着多热,揪掉了既凉快又省电不是两全齐美吗?
不抛弃,不放弃!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哪怕依然难逃功败垂成的宿命也绝不后悔,绝不言退!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