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附数据分析:新药QLT091001临床Ib期实验进展

本帖最后由 chinatiger 于 2014-7-16 19:51 编辑

2014年7月14日
http://muhc.ca/newsroom/news/muh ... childhood-blindness
《柳叶刀》发布QLT091001临床Ib期实验最新进展。

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RI-MUHC)研究者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项目报告说,一个新的口服药物QLT091001在治疗利伯氏先天性黑内障患者(LCA)恢复视力方面显示出重大进展。目前,这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还无法治愈。

QLT091001是QLT制药公司研发的合成口服类维生素A制剂,QLT是一家英国-哥伦比亚合资生物技术公司,主要致力于开发及推广新型眼科药。 QLT091001可作为11-顺视黄醛的替代物,而这种生化物质在视网膜维生素A的循环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该药可用于治疗遗传性视网膜退化症,如莱伯先天性黑朦(LCA)和色素性视网膜炎(RP)。

“这是第一次口服药物改善LCA失明患者的视觉功能,”该研究的主要作者,MUHC蒙特利尔儿童医院麦吉尔眼遗传学实验室主任Robert Koenekoop博士说。 “这给许多视网膜变性病人带来希望。”


Jörgen,一个44岁的瑞典LCA患者,一直梦想着能治疗他的失明。他与其他从北美,欧洲,中国和巴西的患者参与了MUHC研究,在所有的参与者中显示出最显著的改善。 “这个药改变了我的生活,”他说。 “我的视力和视野显著增加。我现在可以自己去到商场中心或机场,甚至乘坐地铁,之前这是不可想象的。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很多人可以使用该药物。“

这项研究涉及来自世界各地的14名LCA患者,年龄介乎6至38岁。他们的失明是由任一突变的基因RPE65或LRAT引起,导致类视黄醇循环的严重缺陷。类视黄醇循环是在人的视网膜上最重要的循环中的一个,因为它产生一个称为11 - 顺式视网膜分子,其具有特殊的能力,以捕获光以产生视力。患者RPE65或LRAT突变无法产生这个关键分子使得视网膜细胞不能创造视力,并慢慢死去。

“通过给RPE65或LRAT突变患者口服维甲酸(QLT091001)大多数患者的视力迅速提高。我们发现,由于缺乏11 - 顺式视网膜分子而不工作的视网膜细胞的部分可以被唤醒,“Koenekoop博士解释说。

14个患者中的10名患者扩大了他们的视野;其他患者改善了他们的视力。该研究小组进行了视觉皮层的特殊大脑扫描,表明视野和视力改善的患者其大脑活动明显改善。更多的研究现在将进行,以更多地了解失明患者使用不同剂量和治疗的视网膜功能。

 “恢复失明儿童视力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表明长期投资于视觉研究的确可以让奇迹发生,”抗盲基金会总裁Sharon Colle说。

该研究由以下机构与人员参与:
加拿大魁北克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健康中心,Robert K Koenekoop, Radwan Ajlan, Ayesha Khan and Janine D Mendola
北京协和医院睢瑞芳
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眼科Juliana Sallum
荷兰鹿特丹眼科医院L Ingeborgh van den Born
荷兰内梅亨大学医学中心Anneke I den Hollander and Frans P M Cremers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威尔默眼科研究所 Ava K Bittner and Gislin Dagnelie
美国斯坦福大学 Ronald A Schuchard

9-顺式视黄醛治愈Leber先天性黑朦
2014-07-16
来源:丁香园
作者:黄正
Leber先天性黑朦是一种严重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大多数患者自幼即出现视觉障碍,常伴有眼球震颤,随后发生严重视力丧失,最终导致失明。目前已知的与Leber先天性黑朦相关的遗传基因类型有19种,大约有10%的患者为LRAT或RPE65突变所致,其特点为11-顺式视黄醛不足。慢性11-顺式视黄醛缺乏最终将导致光感受器变性,但在进一步出现视功能下降之前,我们仍有机会通过干预措施使得视功能得以恢复。
11-顺式视黄醛极不稳定,从而影响药物研发。QLT091001是一种稳定的人工合成复合物,在体内可转化为9-顺式视黄醛,当被光线刺激后,与蛋白结合形成视紫质。在动物实验中,给敲除LRAT和RPE65的小鼠口饲9-顺式视黄醛后,视力得以快速恢复。同时,应用9-顺式视黄醛能改善RPE和视杆细胞外段之间的交界面,从而有助于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形态。
另外,在小鼠实验中,9-顺式视黄醛能减少载脂蛋白-视蛋白容量,减弱光传导级联的结构性激活,从而延缓光感受器退变。将QLT091001和9-顺式视黄醛注射入动物狗的玻璃体腔,同样能得到视力显著恢复的结果。
以上研究结果促进了QLT091001进入人体临床试验,在健康人群中施行的1a临床试验已经完成(NCT00765427),在本次1b临床试验中,旨在评价RPE65和LRAT缺乏的Leber先天性黑朦患者口服QLT091001的疗效,相关结果于2014年7月14日发表在LANCET上。
该研究为开放,前瞻性1b临床试验,纳入对象为麦吉尔大学蒙特利尔儿童医院就诊的Leber先天性黑朦患者(均为RPE65或者LRAT突变型)。患者接受口服QLT091001治疗,每日剂量为10-40mg/m2,共7天。在服药前,服药后7天,9天,14天,30天,2月,随后是每2月一次,直到2.2年,分别评估患者服药后的安全性,以及视功能情况(包括Goldmann视野(GVF),视力和MRI检查)。
视功能改善的标准:与服药前相比,GVF改善面积在20%以上,或者视力提高5个字母以上,对于服药前无视力的患者,一旦出现任何好转即可视为视功能改善。
在2009年12月到2011年6月之间,共有14位患者接受了治疗(年龄从6岁到38岁),随访到2012年3月。
研究结果显示,10位患者(71%)GVF面积得到改善(视野面积平均增加为28-683%),6位患者(43%)视力得以提升(平均增加2-30个字母),这与患者日常生活改善的评估结果保持一致。服药2年后,11位患者(79%)GVF视网膜面积恢复到服药前水平,10位患者(71%)视力降到基线,同时,有3位患者(21%)GVF一直维持在较高反应水平,有4位患者(30%)视力改善保持稳定。其中,4位患者接受了功能性MRI扫描,结果与治疗后有无视力应答密切相关。
在纳入前5年的基线水平,1#患者在注视Ⅴ4e视标时,GVF在后极部30度范围呈相对对称的环形,不能分辨I4e 视标;服药7日后,双眼在颞侧形成新的对称的视岛;服药第4月后,双眼GVF(Ⅴ4e视标)扩大到从鼻侧50度到颞侧90度,并能分辨I4e 视标(大约为5度),GVF范围约为基线水平的2倍;服药后19月,虽然I4e 视标仍能分辨,但Ⅴ4e视标的GVF范围缩小到50-80度;服药后26月,I4e 视标不能分辨,提示恢复到了基线视野水平。
服药后2天,3#患者形成了对称性的中央视岛(Ⅴ4e视标),并一直持续到第8天,视力从识别0个字母提升到2个字母;服药后13天,检查结果不可靠,但到1-2.5月后,又能再次分辨Ⅴ4e视标;服药3月回到基线水平。
5#患者在基线水平,Ⅴ4e在正常范围,但IV4e, II4e和I4e严重缩窄,尤其在上方视野,IV4e特别异常;服药后9天,GVF范围扩大,尤其是是在IV4e, II4e和I4e视标下;服药后18天,GVF开始向基线回落;值得一提的是,最先回落的是上方视野(IV4e视标)。
9#患者每天服用10mg/m2,7天后GVF仅发生了轻微改变;但在服药2月后,GVF范围明显增加(III4e视标)。
16#患者治疗后视野几乎无变化。
功能磁共振:A图所示,9#患者治疗后,当给予人脸刺激时,上方顶叶皮质异常活跃;给予房子刺激(B图)和字母刺激(C图)时,枕叶皮质表现活跃;D图所示,16#患者服药后,字母刺激无应答,13#患者和15#患者同样无应答。
试验中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有11位患者出现了短暂的头痛,11位患者出现了畏光,4位患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降低,8位患者甘油三酯增高,2位患者谷草转氨酶增高。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对于RPE65和LRAT突变导致的Leber先天性黑朦患者来说,非浸入性口服QLT091001治疗是一种安全,快速恢复视功能的方法。在本试验中,大多数患者的口服剂量为最大安全剂量,而多数类视色素副反应均为剂量依赖性,其中有2位患者口服剂量为每天10mg/m2,服药后副反应则大大降低。进一步证实该药的有效性和副作用的试验正在进行之中。
尽管本次试验为小样本,开放性设计,但大多数Leber先天性黑朦患者口服QLT091001后,均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以及极具前景的临床效果。
信源地址: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14)60153-7/fulltext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