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西南医院嗅鞘细胞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实验研究

嗅鞘细胞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实验研究
2013-4-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阴正勤、李琛、霍殊佳、谢晶为研究成年嗅鞘细胞(OECs)和嗅成纤维细胞(ONFs)在视网膜退行性变中的治疗作用,并使用RCS大鼠(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一种动物模型)研究其分子机制。采用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慢病毒标记OECs/ONFs,并将其移植入1个月龄RCS大鼠的视网膜下腔。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家族分子和神经营养因子。通过体外吞噬试验检测OECs的吞噬功能。QT-PCR,免疫荧光印染和western blot用来检测几种分子的表达水平变化。
  结果发现,在术后4、8、12周3个时间点,移植的OECs/ONFs在视网膜下腔显著迁移,或通过分泌MMP2/MMP3在视网膜层间迁移。Recoverin阳性的光感受器细胞及PNA阳性的视锥细胞得到了保留。外核层Caspase阳性的凋亡指数下降,光感受器外节保留。GFAP的上调和Müller细胞的胶质增生通过Notch信号途径的激活而被抑制,ERG检测b波保留。体外培养显示,OECs(不是ONFs)吞噬视网膜感光细胞外节。ELISA显示分泌的NGF、 BDNF和 bFGF可能参与了维持光感受器细胞的存活。
  研究人员认为,移植的OECs/ONFs参与了保护视网膜神经元,延迟视网膜神经元凋亡的进程,有益于神经元的再生过程。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