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国彤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中国网四川成都10月29日讯(诸泽海)“这是近年来国际医学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领域,也许普通人会觉得太专业,其实它和我们息息相关。从我自己的研究领域来说,视网膜变性这一类严重影响人们视力和生活质量的退行性疾病,传统上没有好的办法去治疗,而干细胞治疗给这类疾病带来了改善或治愈的希望。”10月28日,同济大学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国彤教授在第二届国际再生医学健康产业论坛暨第四届国际实验生物学和医学论坛分享了他关于干细胞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0月28日,第二届国际再生医学健康产业论坛暨第四届国际实验生物学和医学论坛在成都举行,以“细胞治疗技术新进展”及“单细胞技术”为主题。四川省再生医学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成都清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康裕建教授(Prof. Y. James Kang)担任大会主席,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英国皇家学院及医学科学院院士 John Gurdon教授,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副教授Jason Bielas Ph.D,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化学系教授Oscar Ces Ph.D.,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教授Leighton Grimes Ph.D.,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遗传学系、眼科及视觉科学教授Jan Vijg Ph.D.等12位国际知名学者以及解放军第463医院细胞治疗中心主任杨晓凤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应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
干细胞治疗视网膜变性有了实验依据已有研究表明,在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中,视网膜下腔移植新生RPCs治疗视网膜变性疾病安全、有效,但在人类身上不可行。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包括视网膜细胞在内的各种类型细胞的潜能,但在移植治疗中存在形成肿瘤的危险。如何在细胞移植前将其在体外诱导分化为能有效再生视网膜但不会形成肿瘤的供体细胞,是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