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香港大学人工视网膜移植
[打印本页]
作者:
rwmlau2004
时间:
2012-2-11 23:42
标题:
香港大学人工视网膜移植
科研信息
两名会员接受人工视网膜移植 曾建平
香港大学眼科研究所早前计划进行人工视网膜临床研究。2010年底先后两次为协会会员举办简介会,去年透过协会招募会员参与,报名的会员逾二十人。
经过港大眼科的详细和严谨的检查和评估,于2012年初筛选出两名合适的会员作为这次研究项目的对象。她们分别是谭雪明和胡雪婉。
人工视网膜是一种放在视网膜的电子芯片。视网膜是眼睛负责吸收光线的地方,就像相机的菲林一样。这块芯片同样可以吸收光线,然后将它转换成脉冲,最后再将它传达到视网膜的内层。眼睛会将这个讯号传到脑部,产生视觉。这种人造视觉有可能帮助失明的病人看到部份影像。
全球有十多个研究小组进行这类人工视网膜装置的研究。港大进行研究的是德国科研项目产品,至今已营运了二十年,先后作过第一和第二阶段的临床研究,有近二十名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接受了植入手术。曾经接受过这种人工视网膜原型的病人,有些人的视力并没有任何改善,不过大部份病人都有些微的进步。这种装置一般不能令视力回复正常,不过结果较好的病人可以看到大的字体和对象。
获甄选参与这项研究的谭雪明和胡雪婉需要留院数天,两至三位顾问医生会为她们进行手术,手术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一位耳鼻喉科医生会把一个隐藏的能量转换器放入她们的皮下,另一位颌面外科医生会将一条隐藏的电线由能量转换器连接到眼球的边沿,再将它连接到人工视网膜。最后,来自德国的眼科医生会将人工视网膜放到她们的眼睛内,它便可以接收由耳朵后方能量转换器发出的能量。
港大眼科研究所所长黄世雄教授于1月初特别安排与两名即将参与研究的会员会面。黄世雄教授表示,两位会员是全球第二十和二十一名接受这种德国人工视网膜研究的RP患者,也是首两位中国人参与这项研究。他再次详细解释了植入人工视网膜的手术过程、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人工视网膜的操作方法等。
据黄教授表示,谭雪明和胡雪婉将于2月初接受植入人工视网膜手术,手术完成后约一星期,便可以感受到视力的变化。
她们到时将会手持一个控制器,连接到耳朵后方的能量转换器。控制器上有两个旋钮,一个是电源开关,另一个是调谐。因为每一个人的细胞和神经构造不同,光和微电流的传导也不一样,因此使用者需要调节控制器上的旋钮,就如调校收音机的频道,调到自己认为最合适最清晰为止。
黄教授称,这次研究植入的人工视网膜芯片,是完全依照谭雪明和胡雪婉两人的眼球状况特别制造。一枚只有约1平方毫米的芯片,上面有逾1,500个电极,构造极为尖端精密。不包括手术成本,单单是一枚芯片的造价已超过100万港元。他表示,如果日后大批生产,每枚芯片造价可望降至20万港元左右。
即将接受手术的两位会员情绪乐观,对研究抱持正面态度,期望术后不仅能改善自己的视力,还可以利用在过程中收集的大量数据,使以后进行这种手术的病人受益。
我们预祝谭雪明和胡雪婉的试验成功,稍后在《视网之窗》向读者报告喜讯,为更多视网膜色素变性病人带来新的希望!
作者:
chinatiger
时间:
2012-2-12 09:27
这个还是算了,一个是太贵了,另一个效果也不见得好,还是等其他的方法吧
作者:
pu2550
时间:
2012-2-12 10:22
这个没意思,不看还好,好了压力好大,花了100万港元,还没有什么效果,还等以后每枚芯片造价可望降至20万港元,我看在这里的很多朋友都不会接受。我们还等以后的干细胞和基因治疗还来得实际。
作者:
YESCHONG
时间:
2012-2-12 12:30
不管什么样的研究,如果效果好,对我们来说都是好的。只要能够看得见。
作者:
乐天
时间:
2012-2-12 13:24
谢谢楼主分亨'…
作者:
独弦二胡
时间:
2012-2-12 13:38
谢谢楼主分亨'
作者:
知道
时间:
2012-2-12 14:24
希望大家还是依靠基因和干细胞治疗,最好不要用到这个。
作者:
阳光俊马
时间:
2012-2-12 15:19
谢谢楼主分享,芯片移植是一种治疗法,随着时间推移,这种疗效疗效会越来越好,价格会越来越低,期盼着各种治疗都有效。
作者:
rwmlau2004
时间:
2012-2-12 18:00
泼了大家一下冷水
我个人都很难接受像个机械人般的结构
但无可否认
这个人工的, 是所有方案中的
风险安全性最低, 变量最少, 大部份种类的病都适合
干细胞和基因治疗还是在很初阶上
只要途中出现变量可就完了
至于疗费上, 相信3种方法最终都是会相近
这个人工的暂时最大短处是解像度上
但这个科技其实是最容易突破的
作者:
YESCHONG
时间:
2012-2-13 14:13
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象个机器人也罢了,总比看不见要好吧。希望医学快点发展,让我们不要用到这个,不要象个机器人。
作者:
清泉
时间:
2012-2-13 16:32
rwmlau2004谢谢分享
作者:
yymao000
时间:
2012-2-26 22:36
与失明比起来,我宁愿当人造人……只是,贵得不是我这个工薪阶层能承受的……唉
作者:
苦海泳者
时间:
2012-3-1 22:05
我倒是乐意做。做好后的眼睛就比常人的眼睛更利害。火眼金睛。像电影里的超人了。哈哈。
作者:
说来惭愧
时间:
2012-3-14 20:32
非常感谢楼主细心讲解,是啊,科学是一点一点的进步的,以后会更好的,我们别无选择,只有等啊
作者:
阳光俊马
时间:
2012-3-15 16:23
港大2月份做的手术该出结果了吧,香港的朋友谁知道谭雪娥和胡雪婉的疗效与现状。我相信,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治疗方法会越来越好,因为电子产品人造网膜治疗原理已基本成熟;目前每个芯片上1500个电极远远不够,这也是现在效果不佳的原因。大概就象相机的相素,也许将来,这种人造眼会比正常眼看得还清呢。到那时,非RP也许也想装它呢。反正我是相信了。至于费用,一是电子产品价格肯定会越来越低,二是像国外一样,争取国家帮助。渴望中。
作者:
说来惭愧
时间:
2012-3-15 21:19
感谢楼主,有希望就是好的
欢迎光临 视网膜色素变性 论坛 国内最大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公益论坛 RP之家 (http://www.rp-china.org/)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