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ium在斯坦福大学眼科教授Daniel Palanker的工作基础上开发 Prima 已有十年之久。2 x 2 毫米方形植入物通过手术植入视网膜下方,将来自配备摄像头的眼镜的红外数据转化为电脉冲。它们取代了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产生的信号,而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在患有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人中受到损害。
欧盟和美国的早期可行性研究表明 Prima 是安全的并且可能有效,但 Pixium去年 11 月在欧洲进行的一项更大规模、多年的关键试验得出最终结果之前就耗尽了资金。
其中包括下一代 Prima 设备,霍达克表示他已经在与 Palanker 教授讨论该设备,以及第二个视觉假体,目前称为“科学之眼”。这将解决视网膜色素变性,这是一种影响周边视力的疾病,与命运多舛的Second Sight Argus II设备针对的情况相同。
Hodak 说:“Argus II 的性能不太好,最终它只是一座通往无处可去的桥梁。” 与 Argus II 和 Prima 一样,Science Eye 依靠相机眼镜和植入物,但还增加了光遗传学疗法。它使用基因工程病毒将基因传递到视网膜中的特定视神经细胞,使它们对特定波长敏感。一个微型植入显示器的分辨率比 iPhone 屏幕更清晰,这样就可以对新靶向的细胞进行精细控制。
该系统仍在进行动物试验,但霍达克几乎已准备好启动其首次人体临床研究,可能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
“从长远来看,我认为精准光遗传学将比 Prima 的电刺激更有效,”他说。“但我们不确定哪种方法可以恢复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