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uesterdau once more [打印本页]

作者: 黄叶    时间: 2010-9-21 11:55     标题: uesterdau once more

昨日重现在这个桂花飘香的季节!

寒江雪将这首歌送给了峰回,吹起了一股怀旧风,虽中心风力很小,却也袭卷了峰回和我!峰回滑向了那守着收音机的年代——沉静了!我亦沉静了——将昨日甩到了那个驻扎在北方偏远乡镇的部队大院.......

昨日已被一页页翻过,重现也不过只是些斑驳的记忆,七零八碎!有如洒在地上的玻璃残片,想去拾,却恐划破手指。小心翼翼地拾起却怎么也凑不成一帼完整的记忆,总会有缺失——缺失的正是那灰色记忆中的斑澜!

斑澜的应是那地上的在阳光下发着亮光的二氧化硅分子组成的细小颗粒,拾不起亦扫不走!

斑澜的也是:曾经那个小女孩在夜幕下,仰望星空,面对繁星点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有一颗最大最亮的星星落入眼中,为此欣喜若狂——从此也就有了星星的记忆,心中也就有了星星在闪耀!

斑澜的还是:在那金黄色的丰收季节,在那小乡村的很小的小学校园操场里,在那高高堆起的麦垛里,在近黄昏时分,几个孩子在嘻笑打闹的场景——管它天黑不黑,先玩了再说!

斑澜的更是;在阳光明媚的早晨,在鸟语花香的树林里,在清新的有甜味的空气里,一个采蘑菇的小女孩,溶入其中——美得如画,让人一生都不忍惊动!......

少年怎识愁滋味?在灰色中依然还是夹着点点金色——一如那山中田间飞舞的萤光——虽然看到的只有一两只,也很弱弱地发着光,但却真实存在,再现,依然还是会让人由衷一笑——昨日,也还好!
作者: 黄叶    时间: 2010-9-21 11:57

呵呵,没注意,标题也打错了一个字母,想改已来不及,原谅!
作者: 峰回路转    时间: 2010-9-21 14:43

黄叶、寒江雪:
      你们这俩家伙,真是的,为什么为什么要给我那么厚重的无以回报的感动?为什么要在我日益麻木和困顿的心里掀起温暖的狂澜?

     最近,习惯了沉默,已不太敢去掀开心灵的帷幔,糊里糊涂地在生活的漩涡里旋转,别无选择。《yesterday  once more》夹杂着太多的回忆。看来黄叶和我对麦垛、对上帝眷顾的那颗耀眼的星星有着同样刻骨的记忆!那一片蔚蓝的天空和那一片金灿灿的田野有我们最纯真的梦!

     黄叶,如你所言,昨日,也真的挺美好!
作者: 寒江雪    时间: 2010-9-21 15:15

本帖最后由 寒江雪 于 2010-9-21 15:17 编辑

是啊,为什么还要再掀起波澜呢?我也不想说,不想写,所以佳节当道才送歌——唱歌还不成吗?
节前总爱生枝,偷笑峰的忙乱,嘴还没合上呢,今儿就出乱子了。一大叠的材料啊,全打印在红纸上了——那些孩子在准备过节,再打吧,硒鼓又完蛋了——难道每个节前都要这样疯疯傻傻的结束吗?
所以耽误回家了,可回家又怎样?那个家伙是一定要坚持到聚会结束,送走最后一个职工,少爷又不在身边,还真空得慌——索性就再说一次吧。
(还是疯疯傻傻的状态,因为刚才敲得全丢了,又来一遍,赶紧先发)。
作者: meijuan    时间: 2010-9-21 15:29

风扫黄叶落,一片即是秋。
作者: 寒江雪    时间: 2010-9-21 15:34

首先,峰,
为什么呢?为什么这每次看到你都想乐,你看到我,都想哭?是不是我的名字太冷了,我感觉是这样,所以很怀疑我妈当初给我起名字时,脑子短路了。
还有,你可以建议领导把过节福利以购物卡的形式发啊,那就省事了。
还有,以前你的贴子里说过孤僻之类的话,我绝对不同意啊。
试想一群羊挤在一起,看似一点也不孤,也很强大。但是,倘或,有人丢了两捆青草(干草也成)在羊群里,那你想这群羊是副什么样子?再比如,忽然这群羊遇到了一只狼,难道会有一只羊说,让狼吃我吧,大家撤退……
我觉得,我只是一只喜欢独自漫步的羊而已。
作者: 寒江雪    时间: 2010-9-21 15:43

黄叶,你是这样的家庭背景啊,如果时光倒流,你就会看到我对你垂涎的德行了.愤青年代,羡慕死了出入军营的人,曾有一同学,住在军营里,后来到石家庄上军校,半截退学,重考的其它大学,那些日子旁观的我,如丧家犬一般。唉,也算是老时光吧。
作者: 峰回路转    时间: 2010-9-21 21:21

雪:
近来是我一年里最黑暗的时期之一,一个字就是忙。三年了,关于过节都是黑色的痛苦记忆。所以,近年来关于过节我最想做的就是彻底躲哪躲上几天,啥人都不见,发呆,睡觉。

其实,也想过改变,只是目前看来没有更好的方法。工作量大点没什么,关键是N多人找你,你得跟话痨似的喋喋不休地解释和周旋。哎,每到这个时候,那些要钱的妖魔鬼怪虾兵蟹将全都来了。好在也没什么人真的跟我这么个臭脾气的人计较。我们领导可能是吃大锅饭长大的,喜欢制造虚假繁荣和努力生活的假象,喜欢让大伙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地奔向社会主义的新中秋!只是可怜了我们这些跑腿的。还好还好,总算没出什么差错地踱到最后一天了,终于可以稍微喘口气了。

可能是太累了,所以,你们的一点点煽情和温暖都会让我崩溃,我最受不了别人的好。泪水,有的时候也会有幸福的味道呢。流泪,可能也是我最直接的表达吧。所以,所以,真的都是我的原因。

今晚可能也是最近几天唯一幸福的码字时间,三天假期,一堆的杂事要应酬。

原谅我的絮叨,愿你们都能有个月圆的中秋!

月圆!心圆!梦圆!
作者: 黄叶    时间: 2010-9-23 11:31

呵呵,看见你们俩,我的嘴就会往上翘,可不会哭!

寒江雪;
哎!峰回看见你就想哭,那是因为你总在不经意之间触动了她内心深处那最软最软的部位,震颤不可避免的产生,激动流泪也就在所难免。对于我和峰回这样会走路就RP的人来说,这是常有的事——只是峰回的硬让她更容易溶化,正所谓“以柔克刚”;而我已习惯了“温柔的慈悲”,有些淡了!
而这些与家庭背景无关!

我虽在部队大院长大,生活却远没有电视上那样好看。
没错,军人头上总有一个时代的光环,可从小到大,我都没有感觉到这个光环给我们家庭带过多大的荣耀——以我这样很容易知足的人说没有,那一定是没有了!

老爸是毛泽东时代的军人,有着那个时代军人的特质:克勤克俭,大公无私,固执甚至是偏执,脾气暴,典型的家长式作风,他说的不管是对是错,你都无权反抗。(有点象石光荣,呵呵~)
老爸以正营级转业,却选了当时红极一时而今是江水东逝的物资系统,以至现在的退休金仅是他应得级别的一半还不到——企业无力,也就只有社会统筹的那部分。因勤俭一生,也还勉强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老妈就更不用说了,以一个农村“童养媳”的身份(虽那时已没有这个说法,但分明就是!)嫁给老爸。命运坎坷那也是有时代的印记。她身上有中国传统女性的特点:勤劳朴实,贤惠善良,软弱无能,愚昧无知且一字不识。做女儿时是个没娘的孩子,做媳妇时是个被婆婆随意打骂的人,如今日子好过了些却落下一身病痛,时常想起依然是泪如喷泉!哎~~~~老妈的这一生啊......

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长大,再加上天生RP,我想你不会再垂涎了吧,呵呵!

哎~~~~~~~~~~~~~~
作者: 黄叶    时间: 2010-9-23 11:50

峰回:
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奔向社会主义新中秋——呵呵,太好了,我可是垂涎了!

挺羡慕你们都能忙得“四脚朝天”,我的生活太过清闲清静了,不过这样也就少了几分浮燥。我们全家人都喜清静,所以无论过节不过节,都少有人来走动,也就无须操心有啥“杂事应酬”——习惯了这样,还真是喜欢上这样的生活,静有静的好处。

但愿你能在那样飘着尘埃的空气中让自己很舒适地过着自己的生活!
作者: 寒江雪    时间: 2010-9-23 19:19

黄叶:
只是调侃一下峰而已.峰总是郑重其事的解释然后礼貌周详的结束——很喜欢看她这个样子——一副办事认真周到的模样,真的很具晋升潜力。我明白她的意思,也正如你明白她的意思。
(你看,她不是又仔细地解释了一番,看完这个,她别生气才好。生活本就平淡,再不开点玩笑,还有什么意思?)
是啊,对军装的崇拜跟成长的年代有关吧,记得在初中某阶段的日记本上贴过很多军人的照片——很多是从人民日报剪下来的!因为不愿意让老妈发现日记嘛,藏来藏去的,藏在床下,结果,被我养的一只叫“小白”的猫,尿尿了,老妈循着味道发现了,付之一炬。
我那个同学,军校上了不到一学期,就跑回来了,后来上的美院,她爸爸不太管她的,好象你说你父亲一样,有军人的特质吧。也曾开玩笑——怎么不弄个军官嫁嫁,她撇着嘴说,那些人大男子主义,连洗脚水都要老婆打。真如你言呵。真是只可远观呵,只是可惜,某一日之后,连远观的兴趣也没有了,其实,也不奇怪,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多少偶像坍塌啊。
作者: 寒江雪    时间: 2010-9-23 19:59

本帖最后由 寒江雪 于 2010-9-23 20:56 编辑

曾看到峰在你贴子里跟贴,也是心脏颤悠个不停,巴不得马上跟贴,也痛说一下,到底忍住了。可现在,看到的你的叙述,就“忍无可忍”了,叶啊,我觉得,你最擅撩拨人了——所谓绕指柔,所谓闷骚?
我觉得,你像妈妈的地方多一些,如果性格如你爸爸,可能是另一种风情吧。曾经听一个家在农村的同事说,他家养了四五年的种羊,犄角能绕好几绕,真的很想去看看那只厉害的羊——我觉得,我很像那只羊!
有一句话说,性格即命运。即使不识字的人,也不乏悍妇,性格软弱,不管识不识字,都会被人欺负。攻击人当然不好,最基本的,自己还是要捍卫自己的。
额滴娘到是识字呢,虽然抚养我她老人家不染一指,管起来可毫不含糊!穿什么样的衣服,鞋子乃至头饰……无巨细,都得由着她!在我小时候,那个年代,周围的同学,一般都是蓝裤子,西式的花罩衣,可我呢,是贡缎(现在知道那是贡缎,现在多用于床上用品)的上衣,还是中式的,还要盘上奇怪的布钮,裤子是铁灰的,还裁得瘦瘦的,别人都穿条绒系带棉鞋,可我妈偏给我弄一双脚面上捏一鼻儿的——类似老太太穿的那种棉鞋——是用姥爷的旧呢子裤子改的——如此种种,虽然从现在来看,老先生的确眼光不俗,可对一个孩子太残酷了,处处与众不同,在小孩子之间,与众不同是多么可怕的事儿!所以我的童年也真的很孤独。老是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作者: 寒江雪    时间: 2010-9-23 20:50

啊,有些忘情了,刚写了一大堆,删了。
往事呢,还提它干什么。总之,儿时最好的伙伴,连同那条小街,街上提着双卡录音机站马路的两个待业青年,走起路来器宇轩昂的街道女干部,上衣左侧缝着写了地址的白布的傻子……还有那个熟悉的副食店,店里那个被叫到第三声“阿姨”才抬一下眼皮的女售货员,一分钱一块的粽子糖,一毛钱一包的榆皮花生,……都只留在记忆里而已。
峰叶共有的麦垛,我使劲地想,还是摆脱不了蒲松龄那只“洞其后”的狼!实在有点扫兴。星星,我是喜欢的,但我更愿意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星星,守着自己的轨道和位置,在交互的辉映里,欣赏并理解着对方,感受对方的真情,沐浴彼此的光辉,而不只是捕捉一个影子。——化用一下那个爱情名句:星星们千百年来,默默相望,诉说着心中爱的悲伤!
作者: 林夕    时间: 2010-9-24 11:10

我的真的很想看完你们的帖子,可是字数实在太多了,我的眼睛坚持不住了,感觉你们好丰富啊。真想咬上一咬,再品上一品。
作者: 林夕    时间: 2010-9-24 11:11

小的先撤了
作者: 黄叶    时间: 2010-9-25 16:02

寒——江——雪;
看你的文字,确有如其名,几分冷艳且透着股犀利,就象出鞘的剑锋,逼人的气势!不过我还是边看边笑了——姐玩的就是黑色幽默——老北京的味儿!

想想一个小女孩,穿着贡缎的中式小棉被,两条瘦瘦窄窄的裤腿,一双带袢的小棉鞋,头上盘着两个小丫头髻——就是一个招财童子的可爱样,在一群蓝裤青衣花罩衫的大人小孩中,那就是鸡立鹤群!

看到这里我一下子就想起了一个传奇人物——那就是在上海外滩,在充斥着大波卷,西式洋裙,小洋伞的十里洋场,依然我行我素一身传统旗袍“招摇过市”的张爱玲!

——特立独行,异曲同工,只是你拜老太太所赐,老太太倒很有几分创意——看来老太太出身非王室后裔,也该是名门望族——寻常百姓家的老太太哪有这样的眼光,即使有也拿不出贡缎来给孩子做衣裳——舍不得,这可是压箱底的宝贝!

小孩子的意愿,总有家长们强加的色彩。
就象现在我给女儿打扮,总会按我的审美观去给她穿衣服。可小家伙一天天大了,小尾巴也一天天翘了起来。每天穿什么衣服要通过她自己来定。时常会搞得不伦不类,还要在头上扎个不象话的小辫,夹上几个多余的夹子。每次搞成这样,总会被我取笑一番,然后说我给她的才好看怎么怎么着后,她会“深受打击”,最后总会按我的意愿收拾好。虽没有老太太那样的强硬,但也还实现了“曲线救国”,最后还落了个“民主”的家长作风。

方式不同,本质还是一样——孩子身上永远有家长强加的意愿!
作者: 黄叶    时间: 2010-9-25 16:27

在家中,我象谁?从小到大,都是一个答案——我谁也不象!

在很小的时候,还不知人是怎样出来的时候,老妈说我是捡来的。 我还真信了!因为无论长相还是性格,我谁也不象。
老妈生了五个孩子,哥下面还有两个可不幸夭折,如不是他们命薄,也就没有姐姐和我这两个尾巴了。哥比我们大了十几岁,感觉有代沟,也就谈不上什么感情。所以从小到大,我和姐姐老感觉家里就我们四个人——哥几乎没在家过。在我们四个人茶余饭后,总会聊起家里的成员,长相性格也就时常会被拿出来说说。哥象妈,姐象爸,这是早已配好了的,而我就象多余的,还真象捡来的,怎么看怎么不象他们。

我的性格更多是后天养成的。就象五岁配了镜却不声不响地,怎么也不带。搞得老爸最后下了一道死命令:在学校不带眼镜,回来自己找搓衣板跪!我居然真不带,还回了家真拿了搓衣板跪了——是“软”是“弱”?还是“倔”?不得而知了。

现在的我,就的好听点叫“与世无争”,就象爱丫丫在他的一帖子里说我看破红尘,他宣布我可以出家了。呵呵,还真有那么几分意思——心老得象九十岁的老奶奶,什么都看得那样淡!佛云:万事皆空。大概就是这意思。
作者: 寒江雪    时间: 2010-9-26 10:04

叶,叶,叶,叶,叶——
不带这样儿的,夸我呢,还是损我呢。遇到这种情况,我选择性地认为是在夸我。
绝对不要把我跟张爱玲放在一起,那样的话,就是我太不知天高地厚了——这 是成就方面;做人方面,张爱玲是很“薄凉”的,现实里,人说我是一很“侠义”的人。
其实,算不上张粉,那种洞穿现实和人性的冷峻,让人压抑。现实已经很冷,我宁愿在文字找一点温暖。当然,不是琼瑶小说里那种痴痴傻傻的东西。
关于张爱玲语录:“出名要趁早”——于我辈,肯定是实现不了了,二十岁时想八十岁会有所成就,因为那时候觉得八十比较远,现在看,八十好象也不太远了,所以现在的理想是,下辈子,下辈子,拿一诺奖。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顶礼膜拜。
作者: 寒江雪    时间: 2010-9-26 10:25

是我表述不清,抚养我的是姥姥,鼓捣我的,是我妈。
那个“贡缎”,其实是一种纯粹的棉制品,我也不知道,“棉”怎么会得了“缎”的名?
而且,那种时代背景下,穿成那个样子,很老土。
是衣服盘的布扣子,现在叫工艺,以前就是土——不是在头上盘纂儿,借她们八个胆,也不敢。
至于,你说的压箱底的东西,天哪,据说,穿的,用的,很多书,在我出生前就已经焚咧。
还有,我们家是草民。当然,草民也得有家史,某段时间对家史很有兴趣,不过不想在网络上说。如果,如果,以后有机会,可以聊聊。
作者: 寒江雪    时间: 2010-9-26 10:41

补充一下,穿成那个样子,真如你所说,“鸡立鹤群”!
我姥姥,是个很干练的人,用我们这里的土话说,“很有外场儿”无论做事,处事,都很得人心。接受新东西很快,记得,大概是我上初中时吧,曾看到老太太一边织毛衣一边看《第二次握手》。儿时,印象很深的是,姥姥会在廊下挂一个小桶,里边装着关东糖,因为这个,每周我妈回家,都会跟她妈吵架,什么不卫生,什么蛀牙……那时候常跟姥姥同仇敌忾的,觉得爸妈跟外来物种差不多。所以后来就被弄走了,唉,小孩子真是可怜。
作者: 寒江雪    时间: 2010-9-26 11:20

其实,在第一次回贴时,就是因为很感慨你的老父亲.一旦说起童年的事,就把正事忘了,跑题了.引用我们家少爷的经典名句——老师说,如果这次作文不跑题就是满分!
记得还是婚前某段时日,曾有一龙钟老者常去我家,跟父亲喝茶,话也并不多,也不象忘年交的样子。后来,偶然听到父母聊天,真的吓了一跳,不是退下来之前的位子,而是,他那位自杀于某段特殊岁月的妻子!真的不敢把这样一个老者与那个香消玉殒的人联系起来!想来,当初,他们也曾是一对璧人。其实这样的事真的很多,到处,都是一些“生活很平淡,也没有什么波折”的人,象你的老父亲,象你的妈妈。
于是,于生活的煎熬之中,自然会变得如钢铁。钢铁的冷硬又缘于曾经怎样的炽热?
所以,看什么事物都会觉得寻常,如同你有九十岁的思想。
还有,你曾经因不戴眼镜跪搓板,我是因为坚决不穿裤角放了一圈的裤子,被打巴掌。
不行,我得中断了,真的,真的,希望有无限的时间可以挥霍!
还是上歌吧,送上   陈升:《北京一夜》。我觉得比那个什么大碗茶的,好多了。
作者: 峰回路转    时间: 2010-9-26 11:31

两话痨,趁我忙,存心挠我不是?

我急,我急!!哎,怎么这么多事呢?

二位慢慢唠先~~
作者: 黄叶    时间: 2010-9-27 14:35

楼上的家伙;
砖丢出去了,引了一美玉,还一靓玉咋就只冒了一泡泡?——人家够“侠义”,你也该“仗义”点才是吧——魂可被勾走了三分之一。不行,“绕指柔”总也要“绕”点回来吧!

嘿嘿!鬼使神差地,把标题那两儿“y”打成两儿“u”(you),冥冥之中天注定,两儿“u”(you)要接两儿尾巴!呵呵,有点儿意思!

一峰一江一草堂,一魂常在无人时从荒山野岭飘来溜进草堂,将饭菜做好放桌上,后施施然化作青烟飘出堂外——几分鬼气!不过,非妖非精,就一魂!
那“洞其后”的狼或那犄角转了几转的种羊,会闻着味寻来的吧——味道合不合那就只有鬼知道了!

《北京一夜》,狼或种羊在峰回路转间悠闲地走着,飘来一魂,于是就听到《沧海一声笑》.....
作者: 寒江雪    时间: 2010-9-27 23:03

啊,黄叶,关于“羊”:羊的厉害是虚张声势而已,所有岁月的痕迹都体现在一对犄角上了;
关于“狼”:狼的所有锋芒都是藏起来的,谁看见张着嘴到处炫耀利齿的狼;
关于《北京一夜》:那只是古老与现代,悠长与瞬间,雄浑与妩媚,苍凉与繁华,对作者的冲击?男女大概只是表述这种感觉吧。这是我个臆想。
难为你还能听完,很多人不喜欢这种歌,在这方面,我有点“小众”。
也谢谢你的歌。
作者: 黄叶    时间: 2010-9-28 11:28

晕死!“狼”与“羊”两个死对头,咋就都跑你那儿去了呢?
收敛了锋芒的狼离开狼群孤独地追逐着羊,从此披上了温柔的羊皮——就象刀郎的《披着羊皮的狼》,很是感天动地的!
但狼就是狼,收敛了利齿变得温柔依然叫人畏惧——即便是蠢笨窝囊如灰太狼,聪明勇敢的喜羊羊见了还是会吓得大叫!
至于那“羊”的厉害是虚张声势的,那也是因为它有“声势”可“虚张”不是?

狼与羊的故事给女儿讲得太多了,想想也就是代表着人性的两面——也许每个人身上都有狼性和羊性,只是程度不一,表现不一。
哎,这样的话题不宜多说,打住!

送上黄小琥《突然的自我》!——还有峰回一起共享!
作者: 黄叶    时间: 2010-9-28 14:19

嗯,吃饱了再来唠唠姥姥边打毛衣边看的《第二次握手》——姥姥可真够牛的!

在从前还能一日一本书看的时候常听人说过这书名,却一直没见过真身。总以为这是本很正(政)的书,那时也就宁愿看梁先生和金先生的武侠小说也没去找这书来看,见到这本书已是四年前有了女儿后——

那年,店旁边那座中专学校升级为大专院校,要整体搬迁。在图书室上班的一阿姨跑来告诉我们,图书室有很多旧书要处理问我们要不要。于是老公很兴奋地背了一麻布袋回来,。在那一堆发黄发烂的书中,就看见了两本《第二次握手》,还有两本古董级的七十年代的《解放军画报》。我只选了一本稍好点的《第二次握手》带回了家,却一直搁在书柜里,没有与它“握手”。而其它那些书就简单用一纸箱装着放店里,因店里生意,因女儿这小屁屁,很是碌碌,也就不管不顾了!几年过去,也不知被潮气,虫类鼠类折腾成了啥样子。(是不是有点暴殄天物了?)

看到你提起姥姥 看这本书的往事,让我又从书柜里翻出了这本书。里面的正文要看已是费劲,内容提要字小且淡,更不知所云了,唯一看清楚了的是最后那面右下角那几行小字:1979年7月(中间两字看不清)第1版    1979年10月(??)第1次印刷
   印数1-70,000册     定价  0.81元

真有些晕!也真够擂人的——岁数也真不小了,也算是“古董”了吧。哎,看来,我也只能让它搁 那儿了——想好好读一下已不太可能了!

有很多想看的书,如今已无缘再见,倍感遗憾!常跟人说这是我最遗憾的事了,很后悔那时能看时却也虚度了时光,而今已无法挽回!有人说用读屏吧,可我想听觉总没有视觉来得真实,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
再续吧!
作者: 峰回路转    时间: 2010-10-5 10:05

叶、雪:
对不住了,但愿来得还不算太晚。其实,看二位海阔天空更是一件无比享受的事,我是真跟不上趟了,看来真的是个“老人儿”了,让我一路小跑,累的够呛。

现在能静下来,写这么大段的文字,实属奢侈之举了。二位的纯净的心性让人羡慕。

先问声好,有空再来叙。

我,一直都在。

祝好!




欢迎光临 视网膜色素变性 论坛 国内最大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公益论坛 RP之家 (http://www.rp-china.org/)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