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浅谈RP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al pigmentosa,RP)属于光感受器细胞及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营养不良性退行性病变,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致盲眼病。其临床主要特征:夜盲,进行性视野缩小,色素性视网膜病变,视盘呈蜡黄色萎缩及光感受器功能不良。典型表现为视网膜色素沉着呈骨细胞样改变。该病有多种遗传方式,可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隐性遗传或显性遗传,也可散发。一般在30岁以前发病,最常见于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至青春期症状加重,到中年或老年时因黄斑受累视力严重障碍而失明。此病在我国的患病率为三千七百八十四分之一,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不治之症“。
        RP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主要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的研究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检测方法也随之迅速发展。对于基因突变的检测,经典方法是根剧基因的分离规律,更进一步是在分子水平:印迹法,脱氧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法,现在主要是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随着对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深入,基因芯片的出现使突变检测变得规模化和程序化。随着基因检测的方法的发展,众多的国内外研究者在RP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2007年,金子兵博士等对一个家族中与XLRP(X-linked retinal pigmentosa)有关系的6个成员进行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筛选得到的PRGR,发现了一个新的突变基因g.ORF15+1232_1233delGG.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的致病基因是紫红基因,紫红位于人染色体3q21〜24,含有4个内含子和5个外显子,编码一个由348个氨基酸组成的视蛋白,可与视黄醛结合形成视紫红质。它突变时会产生有害的突变蛋白,干扰正常视紫红质的功能,导致脂肪分化相关蛋白。目前发现的RP基因致病基因如表1。
    对于RP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补充抗氧化剂(维生素A,维生素E等),营养剂,血管扩张剂的治疗作用尚未确定。毫无疑问,基因治疗是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最根本的治疗方法。目前国内的整体研究水平还不高,但还是有着新的突破。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cells,MSCs)是一类存在于间质组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被广泛应用于组织或细胞的修复或替代的研究中。利用MSCs分化成为视网膜细胞的研究可为一些视网膜不可逆性病变的治疗带来希望。此外,已有研究表明MSCs分泌的一些细胞因子,有助于提高病理状态下的神经细胞存活能力,利用MSCs的这一功能可为病变视网膜提供保护作用。因此,MSCs的神经保护功能也逐渐被应用于视网膜疾病研究中,成为关注的另一焦点。
        引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iPS)的发展对于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研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多能干细胞存在于胚胎细胞,可以分化为各种细胞。研究人员希望通过体细胞转化iPS细胞并经过努力为此做出了许多研究成果。2006年Shinya Yamanaka成功从老鼠的成纤维细胞诱导为可以具有多分化能力的细胞,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目前通过iPS细胞可转化为视网膜细胞并可以移植变性或者凋亡的细胞。2009年Buchholz与其同事的研究表明利用Oct4,Sox2,Nanog,Lin28产生的iPS细胞可以自发的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研究人员将来源于iPS细胞分化的RPE与来源于fRPE和hESC-RPE的RPE进行比较,其结果是在mRNAs分子的数量,蛋白的表达等方面上iPS-RPE与fRPE和hESC-RPE是相似。这说明了iPSCs具有hESCs的分化潜能。2011年Kim博士与其同事研究出瞬间诱导的四个重组因素(Oct4,Sox2,Klf4,and c-Myc)可以有效的使神经节细胞转化为具有功能的视网膜母细胞。金子兵博士对5个具有RP1,RP9,PRPH2和RHO基因突变的RP患者进行了神经节细胞的提取并进行了诱导为iPSCs。对这些iPSCs进行诱导为具有模型视杆细胞,在体外由于细胞的应激反应而变性和数目减少。这个实验说明了利用病人来源的iPSCs诱导的视网膜细胞变性的疾病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解释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进行一系列的药物实验。动物疾病模型的建立对于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突变机制和治疗都有很大的帮助。
        利用iPS细胞治疗RP是目前科学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但是这项新技术依然面对着种种困难:1 技术尚未成熟,iPSCs的产生和诱导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目前研究水平有待提高。2 目前分化的过程没有足够的精细以保证效率和安全。3  iPSCs的生成,培养和分化的费用都是非常高的,即经费是另外一个主要的问题。4 目前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防治未纳入到国家的防盲治盲计划中,众多的RP患者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关爱。
anything is possible to a willing mind.
哎。是啊。我们患病的人少啊。没引起国家的重视啊。所以研究进度缓慢。
谢谢楼主的分享,希望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防治早日纳入到国家的防盲治盲计划中,得到社会应有的关爱。
相信外国的科学家迟早一天会研究成功的,到时候进入我们国家就快了,
不到最后,我不认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