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GISBERT RICHARD演讲:与遗传性失明的无休止斗争

第20届欧洲视网膜专家学会大会(EURETINA2020)已于10月2日线上开幕了,每年一度的GISBERT RICHARD演讲依然引人入胜。今年GISBERT RICHARD演讲由意大利S.Rizzo教授带来“与遗传性失明的无休止斗争”讲题。


视网膜营养不良基因型多种多样,目前已经发现了大量的致病基因,如最常见的常染色体隐形遗传,突变基因为USH2A,但仍有30%未知基因突变。同时,相同基因突变也存在临床异质性,例如ABCA4基因突变可能与视网膜色素变性(RP)、遗传性锥杆营养不良或黄斑变性有关。Usher综合征表现为USH2A突变,RPE缺失的自发高荧光渗漏、ONL缺失,增强S-锥体综合征(GoldmanFavre综合征)为Nr2E3突变,视杆细胞缺失及S-锥体数量异常。


S.Rizzo教授着重介绍了RP不同阶段的治疗策略


初发期—药理学治疗


在遗传性视网膜营养不良患者中应用神经营养因子可以挽救视锥细胞光感受器。研究报道发现,视锥细胞休眠为视锥细胞光感受器的退化阶段,进而导致中心视力丧失,而视锥细胞光感受器功能重建可能改善RP患者的视力。光感受器在死亡之前,会丧失其外段,但仍旧存活,这个可逆的阶段被称为“自噬”阶段。另外,神经营养因子有助于挽救视锥细胞光感受器,这个阶段也是可逆的。抗氧化剂治疗:通过N-乙酰半胱氨酸维持光感受器氧化,进而保护视锥细胞功能。

过渡期—基因治疗


全球针对基因治疗的实验已进行了数十年,但直到2017年12月,美国FDA才批准首个针对遗传疾病的基因治疗药物Luxturna上市,用以治疗由RPE65基因突变导致的莱伯氏先天性黑矇(LCA)。当前全球基因治疗方法为从患者体内提取周边细胞,修改基因,再重新注入患者体内。包括基因扩增、靶向基因及基因组编辑。



进展期—干细胞移植


研究发现,在啮齿类动物及猪上应用多能干细胞能够使得光感受器及RPE再生。其原理为通过弱电流直接刺激视神经,一方面激活视神经细胞,增强视神经的生物电兴奋性,同时还可强力刺激眼内末梢血管束。

终末期—视网膜假体


据估计目前有3600万失明患者,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长,因此失明患者治疗意义重大。视觉假体能够为严重视力丧失的人群提供有利措施,尤其是别无选择时。电刺激治疗可针对不同视觉通路,如皮质(Orion、Cortivis)、外侧膝状体、视神经,亦可分位于视网膜前膜(ArgusII、IRISI/II)、视网膜下、脉络膜上腔(24/44cha/Phoenix99、NIDEK-STS)、视网膜内、视网膜下3D电极等。基于目前成就,视网膜治疗方法任重道远,尤其要注意:电极数量及间隔、视力清晰视野扩大、减小尺寸及手术侵袭力、单纯非侵入性(无线)电力传输等。未来视觉假体-NR600系统有望可以实现3D穿透电极、通过普通视神经接受图像、发射无线光电及转换刺激的眼镜、无需固定在大脑中等特点。NR600系统前段可以像人工晶状体一样固定于睫状沟,后部密闭胶囊通过微电极阵列固定在眼内。3D神经接口技术利用准确定位及低电量可以达到高分辨率。
对于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患者来说,这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代,越来越多技术的应用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有效的挽救患者视力,为其原本黑暗的世界带来一丝光明的可能。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微信 xsfh550597973   QQ 550597973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