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台湾长庚医院电子眼技术助男子重见光明 亚洲仅两地可手术

中国台湾网1月3日讯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湾30余岁的左先生16岁时被确诊视网膜色素变性,从原先的夜盲逐渐转为全盲。去年7月接受长庚医院电子眼植入手术,恢复了部分视力。左先生表示,最感动的一刻在于,上班前看见2岁的儿子为自己开门时模糊的肢体动作。现在的他,可以看见简单的字母、形状,也能够自己搭公交车外出。

据报道,林口长庚医院至今已完成7例人工电子眼植入手术,日前荣获美国second sight团队颁发“人工电子眼亚洲卓越中心”认证,全球仅12家医院获此殊荣,成为眼科界的“台湾之光”。在亚洲的国家和地区中,目前也仅有中国台湾与韩国提供人工电子眼植入手术服务。

林口长庚医院眼科部视网膜科主任黄奕修表示,视网膜色素变性,几年的时间就可能从正常变为全盲,时间长度因人而异。该疾病由遗传性基因变异所致,台湾患者约有8000至10000人。患者最初会出现夜盲、视野萎缩的症状,因视网膜无法再生,受损即无法恢复,最终多因视力严重受损导而全盲,成为重度残障。

黄奕修表示,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若在全盲以前接受基因治疗,可避免视力恶化。目前的人工电子眼植入手术,仅适用于25岁以上、有部分残余光感、曾有可用视力经验的严重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通过在眼睛内部安装芯片,眼睛外部安装天线,将讯号传送至视网膜纤维层,再传到大脑。据了解,最新的技术可适用于视网膜纤维受损,甚至没有眼球的人,但是目前新技术还未能引进台湾。(中国台湾网 王怡然)


亚洲首例长庚完***工电子眼 让全盲的他又看见了

2017-04-13 13:29
林口长庚医院今天宣布建置完***工电子眼中心,并完成亚洲第一例人工电子眼手术,患者是41岁高姓男子,患有夜盲症,病情急速恶化,2年内就眼盲,只剩光反应。装置人工电子眼后,经复健、重塑视觉记忆,可重新看见。



患者高先生,41岁,曾任建筑公司主任。近5年渐渐觉得视力减退,即使在白天去巡工地时,也经常因为看不清楚地上的杂物而被绊倒受伤。起初还不以为意,但最近2年情况更恶化,视力严重丧失,导致他晚上已不敢出门,连白天的视力也受到影响。

患者罹夜盲症2年内视力全失

求诊时医师告知是「视网膜色素变性」,即俗称的「夜盲症」。此病最终白天夜间视力都会异常,严重者可达全盲,无药可医,群医束手。这种基因变异的疾病可采用基因检测方法加以诊断,但诊断后只能针对优生学的方面进行医疗咨询,并无停止病情恶化的适当方法。高先生因此无法再工作,只能待在家里手杖不离身,可以说生活在2年之内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林口长庚医院视网膜科主任黄奕修指出,视网膜位于眼底,其功能等同于摄影相机底片。视网膜疾病常导致视力严重受损,但视网膜细胞无再生功能,因此一旦受损,其功能无法重建及恢复。虽然近年来医学研究大幅进步,已使得部份视网膜疾病得以获得治疗,但退化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至今仍无良好之治疗方法。

视网膜色素变性为视网膜感光细胞因不明原因逐渐凋亡,最初出现夜盲症,最终连白天的视力与视野皆严重受损而逐渐丧失,是一药物与手术完全无法有效治疗的特殊疾病。台湾地区估计患病人数约8000至12000人,因生活功能严重受影响,许多病人因此导致残障。

人工电子眼美国欧盟均已许可

黄奕修指出,人工仿生眼(又称人工电子眼)是近年眼科领域重大突破。其原理为将微小刺激电极,接触于视网膜传递神经纤维上。矩阵排列的刺激电极,以精密手术植入眼球内部,并贴附于黄斑部表面,再以患者眼镜框上的摄影机,取得病人欲视影像,采用类悠游卡式之非接触讯号传递方式,将处理过影像讯号,无线传送至眼内电子元件,再经由未萎缩之视神经传导至大脑视觉区。目前此崭新技术是全球数个电子眼计画中,已批准用于人眼之高端技术之一。

目前美国与欧盟已批准可使用于后天感光细胞严重受损病患,适合接受手术移植病患,其视力必须仅余光感、但无法辨识物体的末期视力,即已失去生活所需视觉基本需求。

黄奕修指出,移植后患者的视力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根据统计,术后96%患者可见特别形状的物体,如正方形、三角形、圆型等;约60%患者可见约10公尺距离物体,并可朝目标物行走及执行日常动作,如精准走向10公尺远的门并开门。虽无法达到正常人眼精细视力,但对于日常生活之基本需求,例如吃饭时可见刀叉或行走时躲避灯柱等,已有极大的帮助。

患者手术后1个月,待伤口稳定时就可以进行仪器调适。利用专门的电脑连接视网膜晶片电极,以适当的电流刺激使病人感应到光线,确定植入电极的功能。完成后就进入复健期,这是人工电子眼能否发挥最大功能的关键。复健共有20堂课程,10堂课在医院复健、10堂课在家复健。依照病人的反应和体力,每堂课大约进行2个小时左右,每堂间隔2到3周。完成复健后病人就可以走出户外,练习以新的视觉协助他在户外环境的行动与安全保护,虽然人工电子眼提供病人更好的视觉,但不足以让病人完全依靠电子眼进行安全的行动,在户外还是需要搭配原先的手杖使用。

黄奕修表示,电子眼提供患者更好的视觉,让病人可以重新依靠视觉进行活动。然而新的视觉与病人记忆中的视觉经验是不同的,因此植入后需要依靠适当的复健过程,患者才能体验电子眼带来的助益。

虽然人工电子眼能为盲者带来希望,不过植入手术困难度高,手术加材料费用就高达800多万元,林口长庚是在弘庐基金会慈善捐助支持下,首度将尖端科技引进台湾,并实际用于临床医疗。

黄奕修说,除了夜盲症,人工电子眼未来也可望用在黄斑部病变而眼盲的患者,目前正在进行人体试验。如果成功问世,将可造福更多受眼疾困扰的人。

此外,黄奕修说,人工电子眼仍须安装电极在眼球上,若没有眼球,依然没有重见的可能。不过,随着科技发达,已有团队研究将电极直接装在脑表面刺激成像,就算没眼球,日后也有机会突破。


https://www.sohu.com/a/133706367_549762

https://finance.sina.cn/forex/hs ... hqcis2753446.d.html
微信 xsfh550597973   QQ 550597973
感谢飞狐兄的精彩分享!
台湾当前的这个技术分辨率还是太低了。本人建议需要的患者再等一等,法国那家无线视网膜植入物觉得蛮好。估计也就是三年里外就能大面积临床。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