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统计显示,全球共有5亿胃病患者,中国就占了1.2亿,是名副其实的“胃病大国”。在中医医学中,提到胃就不能不说脾。脾胃是健康的“根”,若脾胃功能不强,会引发多种疾病。
学会自查脾胃是否健康
脾胃不好的人,从外表上就能看出来,常看以下几个部位:
嘴唇。一般来说,脾胃好的人嘴唇是红润的,干湿适度,润滑有光;而脾胃不好的嘴唇发白、没有血色,显得非常干燥,容易破皮、裂口子。口臭、牙龈肿痛等症状大多和脾胃消化能力不足有关。另外,睡觉时会流口水,也是脾气不足的一种表现。
鼻子。脾胃的经脉和鼻子相连。鼻腔干燥、嗅觉失灵、流清鼻涕、鼻出血,大多是脾胃虚弱所导致的。鼻翼发红的人,多有胃热;鼻头发青伴有腹痛者,也说明脾胃功能不好。
眼睛。脾胃不好容易气血不足,进而影响到肝,肝开窍于目,所以眼睛容易疲劳,看不清东西。另外,脾和人体体液的吸收关系很大,如果常出现眼睛红肿、脸肿等现象,也可能是脾的问题。
耳朵。脾胃虚弱会导致人的肾气不足,常常表现为耳鸣甚至耳聋。
此外,很多人的脾胃不好,是由过度劳累或情绪不好引起的。尤其春天,肝火旺盛,人往往易怒。脾胃失调的人,春天常觉得身上没劲儿、手脚冰凉、有时还会拉肚子。
脾胃受伤五脏都遭殃
心脏病要从脾胃治。脾负责统筹人的气血,供养心脏。一旦脾出了问题,不能益气生血,就会导致人的心血失调,引发心脏疾病。
肝与脾胃互相影响。有的人吃完饭还感觉饿,但肚子却是鼓鼓的。其实,这与情绪不好导致的肝郁气滞有关,因此要先养好肝才能解决脾胃的问题。反过来,脾胃也会影响肝脏,若脾胃消化功能较弱,易使垃圾堆积在肝脏里,影响肝的供血功能,导致脂肪肝。
脾胃虚先伤肺。肺气的盛衰,取决于脾胃的强弱。脾胃虚的人往往会导致肺气虚,容易患感冒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脾虚往往肾也虚。肾的精气强弱,和人的脾胃能否提供充足的营养滋养肾脏有关。长期脾虚会导致肾虚,表现为心烦气躁、容易盗汗,或者畏寒怕冷、手足冰凉。
养好脾胃有妙招
笑是给脾胃最好的礼物。人愤怒、怨恨或焦虑时,胃和脸一样充血而发红;人悲伤、沮丧或忧郁时,就会导致胃液分泌不足,活动减少。中医认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肝的调节功能,进而影响脾胃。
多动脚趾养脾胃。脾胃不好的人多动脚趾,相当于按摩脾胃二经。平时可以边做事情边用脚趾抓地、抓鞋底,每次抓5分钟。
脾胃喜欢细碎的食物。国外有研究证明,如果能够长期坚持每口食物都做到反复咀嚼,健康状况就会明显好于同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