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回复 发帖

心理状态可影响人的视野

有个人想买一部汽车,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估比较之后,他决定买一部墨绿色的轿车。他认为普通人一般会选择白色或黑色,所以墨绿色的轿车在车流中就会很显眼。但是正当他为自己选择了一部与众不同的汽车而沾沾自喜时,突然发现不论是在高速公路上,小巷子里,甚至于他居住的小区停车场中,他都看到了许多与他的车同型号的墨绿色轿车。他开始觉得心理很奇怪,为什么大家突然间都开始买墨绿色的车了?

  他把这个感觉与朋友分享,朋友却觉得很奇怪。原来他的朋友根本没有注意到街上的墨绿色的汽车,反而发现到处都是红色的汽车。原来他的朋友刚刚买了一辆红颜色的跑车。

  实际上,他们两个人遇到的客观情境大致是相同的,但是为什么两个人的感觉有那么大的差异呢?主要是因为两个人的不同心态,使他们的注意力大为不同。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这时人们的心理活动只关注一定的对象,而不会顾及其他的对象。在人的意识层次中,注意属于焦点意识的层次,这是人们对所注意的对象处于高动机的状态,所以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该事物,觉察其细微变化。

  注意的一个心理特点就是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随时都会指向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他的对象。心理活动指向某个对象时,他们会在这个对象上全神贯注起来,这就是注意的集中性。大脑皮层是注意的最高中枢,在注意某些事物时,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会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并对邻近区域产生抑制作用,这种负诱导作用使人能更集中更清楚地反映兴奋中心的刺激。这时候,人们就可能会对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每个人的心态都会影响他的视野,当他自己拥有一件东西或一项特征时他就会比平常人更会注意到别人是否跟他一样具备这种特征。有时这就是一种狭隘视野与思维的反映,它会导致对待问题不全面,甚至极端的现象。尤其是当人们把注意的对象集中到一些负面事情上的时候,更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影响。

  其实所有人面对的问题都是相同的,只不过有些人过于关注生活中消极的一面,并把它放大。这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造成的紧张易怒的情绪,从而形成了负面的视网膜效应。对于爱发脾气的人来说,这种不安全感来源于对自己深刻的不满意。这种感觉有可能来自于家庭。如果在自我认知形成的青少年时期,一个人经常得到来自家庭的负面评价,挑剔,或父母经常与亲友孩子攀比,久而久之,他也会延续这种思维定势,对自己不满意,总对自己及周围环境提出苛刻要求。
哦也飞狐大哥的沙发我坐一下
难得的哦
思想上的女流氓,行动上的好姑娘。
刚才看道了飞狐大哥的帖子对我触动很大,我最近的心理活动就过于倾向某一个人,他的所作所为左右了我的情绪,不知何去何从的我越来越易爆易怒,经常迁怒于朋友和家人,今天,看了大哥的帖子,我经过了深刻的反思,认为我一定要把握住自己,坚定的远离那个使我烦躁不安的源头所在。
有道理,我心情差时觉得浑身到处都出了问题,非得去医院见一下医生的面,被诊断为健康后立即感到舒服了许多,似乎什么病都没有了,心情差肯定会使免疫力下降容易得病的。
对啊,我也有这种感觉。比如说在出去玩的时候心情总是愉快的所以觉得眼前特别清亮,而有时候心情低落或困倦就会觉得眼睛也无比疲劳看什么都迷糊。看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心情对于我们保护眼睛是相当重要的啊!
不抛弃,不放弃!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刻。哪怕依然难逃功败垂成的宿命也绝不后悔,绝不言退!
返回列表